-
中風治療的新策略:用骨髓細胞修復神經元損傷
[AD340X300] [生物通訊]研究人員發現,功能多面的人類骨髓細胞導入大鼠后,會自己移動至大鼠腦部,幫助修復中風引起的大腦損傷。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實驗結果表明,骨髓細胞移植也許不僅可以用來治療中風,還能治療帕金森氏癥和脊髓損傷等。 “我們可以把細胞就擺在架子上。有人來看病,我們就給他注入一劑骨髓細胞?!毖芯康念I導者、密歇根底特律Henry Ford醫院的Michael Chopp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 現在,骨髓細胞已用于癌癥治療,但供體和受體必
-
發現控制射精的關鍵神經元
[AD340X300][生物通訊]關于性,科學家們還有許許多多不能解答的謎題。但現在,有兩名研究人員找到了眾多有關性的謎題中關鍵一個的答案:科學家們尋找已久的被稱為射精發動機的線路。但不是在性用品商店或色情網站上發現的,研究人員是在脊髓中發現這個射精發動機的。 射精是一種反射,但它不同于簡單的膝部痙攣。對于射精的誘發機制研究人員知之甚少--有時需要耗費大量的性活動,有時又只需要一點點,而且射精會引發一系列復雜的肌肉收縮活動。從動物實驗和人類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只得知射精活動與倒數第三個脊髓某處的協調活動有關。 去
-
有“記憶力”的聰明精子
[AD340X300] [生物通訊]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的神經生物學家Peter Brugger發現,人類的精子在游動過程中,如果第一次朝著一個方向轉彎,下一次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 “這當然不是認知意義上的記憶?!彼f。但人類精子確實也有著某種記憶力。 精子的這種行為是一種自發的選擇行為,廣泛存在于生物界。為檢查人類精子是否也有此功能,Brugger 記錄了714個精子細胞在T型通道中面臨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選擇時,是朝哪一個方向轉的。如他所料,一半的精子向左轉,一半向右。 &nb
-
“遺忘”蛋白:打開大腦控制記憶機制的黑匣子
[AD340X300] [生物通訊]記憶力會隨時間衰退,這一常識暗示記憶力喪失似乎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但一項新研究表明,事實可能并非如此:至少一種大腦蛋白正在積極忙著抹去記憶的痕跡。這一新發現有助于解釋為什么記憶力會隨年齡而減退以及大腦是如何丟棄其不需要記住的信息的。 面對蜂擁而來的大量感知信息,大腦必需選擇哪些需要記住。大腦是在兩類功能相反的大腦蛋白的幫助下做出選擇的 兩種蛋白在大腦這個生化過程的激活和抑制之間建立起一種平衡。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院的神經生物學家Isabelle Mansuy和她的同事研究了其中一類
-
研究揭示麻醉藥作用大腦的機制
[AD340X300][生物通訊]滿懷感激的病人可以作證,麻醉藥可以讓經歷哪怕是最痛苦手術的病人在手術臺上昏睡不醒?,F在,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一種常見麻醉藥是如何將大腦送入夢鄉的。這篇發表在8月26日期的《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的研究為研制出副作用產生機率更低的麻醉新藥掃清了道路。 一些使用最廣泛的麻醉藥是通過作用神經遞質GABA的受體發揮功能的,GABA即γ一氨基丁酸是一類小分子,位于中樞神經的突觸前及突觸后的線粒體中,主要用作大腦某些功能的開關,GABA受到抑制會而干擾神經系統功能,如意識、行為及神經效應等發生改變。這些所謂的GABA能(GABAergic)麻
-
美國研究化學和環境因素與帕金森氏綜合癥的關聯
[AD340X300]新華社信息北京8月28日電 華盛頓消息:美國聯邦政府將為三個研究 中心提供200萬美元的經費,供它們研究化學物質和其他環境因素是否是導 致帕金森氏綜合癥的原因。 統計發現,農民和其他接觸農藥多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綜合癥的風險較大。不 過,目前還沒有人證明二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院主任肯尼思·奧爾登博士說,治療帕金森氏綜 合癥的最好方法是找出它的致病原因。這項研究首先會致力于找出預防產生這種 疾病的方法。這家研究院目前資助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森尼韋爾的帕金森氏綜合癥 研究院,協助研究人員檢查與農藥和重金屬有關的患病風險、煙草和咖啡因能否 預防這種疾
-
如何測定神經元消耗的能量
[AD340X300] [生物通訊]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同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兩篇文章為如何測定神經元(即腦細胞)執行感知或認知任務時所消耗的能量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大鼠模型評估了神經元所做的工作以及神經元完成這些工作所消耗的能量。然后研究人員又改變了大腦一個特殊區域神經元的工作量來觀察神經元的能量消耗發生怎樣的變化。 “這是我們首次證明,神經元的工作量與它
-
大腦左半球主宰自我記憶
[AD340X300]紐約路透社報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時間,右腦較易記住熟悉的面孔,可是當我們要記住自己的臉時,多半得靠左腦。 在Dartmouth學院的Turk教授及其研究團體,在完成手術治療一位癲癇(epilepsy)病患時,嘗試評估左右腦在分辨熟悉面孔的認知能力,當其它治療對癲癇療效不佳后,研究人員即切斷聯系左右腦的纖維,而使左右半球無法互相進行較長效的溝通交流,此使研究人員得以觀察左右腦的各自功能。 研究人員借著計算機科技,將病人的相片和一位病人所熟識的醫生相片組合,當展示相片時,病人得決定相片像誰,是自己或是醫生,當然這熟悉的醫生臉孔也可以換成布什或柯林頓先生等易辨識的
-
美國研究發現:女性對情感體驗記憶尤深
[AD340X300]妻子們總愛埋怨丈夫忘記了他們第一次約會時說過的話、去年過生日時許的愿,甚至于上個月吵架的是非究竟。而事實證明妻子們的的確確能夠清楚地記得生活中許多最微小的細節。女人們為什么對“小節”如此記憶猶新,并且“耿耿于懷”呢?研究專家最近有了答案。美國國家科學院最近出版的期刊發表了一個新的研究報告,說明情感的體驗通常會在女性的記憶里留下更深的軌跡。 為什么男人特別健忘? 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圖爾汗· 詹勒經常注意到,他的妻子比他記得更多感性的“時刻”。詹勒說:“我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想不起我生活中陳年往事的時候,我太太總是會喚起我的回憶。她總能記得那些事的每一個細微末節?!?/p>
-
生長因子“雞尾酒療法”:神經元修復的新希望(圖)
[生物通訊]成熟大腦在自我恢復、自我更新方面是出了名的笨。但一項新研究表明,成熟大腦實際上可能并沒有我們以前想象的那么糟糕,它們自我恢復可能只是需要別人幫它們一把。向遭受類似中風損傷的大鼠大腦中注入生長因子能夠增加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這種療法能夠部分恢復大鼠大腦的認知功能,使有一天人類實現用大腦自己的細胞來刺激修復大腦損傷成為可能。 一組由日本東京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Masato Nakafuku領導的研究人員通過短暫關閉大鼠頸上的大動脈刺激大鼠發生休克。然后他們用一組“雞尾酒”混合生長因子連續幾天直接注入到大鼠大腦中。這
-
神經脊干細胞的發現
[AD340X300]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在成年大白鼠的腸道發現神經脊干細胞的存在,這種干細胞是發展成為周邊神經系統的原始細胞。在此之前,科學家均認為神經脊干細胞在動物出生之前就已經消失了。這項研究發表在8月份的神經醫學期刊中。Howard Hughes醫學研究所助研究院同時也是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Sean J.Morrison博士表示:我們都知道在中區神經系統中有干細胞的存在,但是這項研究是第一次發現在成年動物的周邊神經系統內也有神經干細胞的存在。Morrison解釋,中區與周邊神經系統是在胚胎時期,由分布在不同位置上的干細胞所發育而成的。中區部位發育為大腦與脊髓,而位于神經脊的另
-
誘導神經元凋亡的新通路
[AD340X300] [生物通訊]Burnham研究院的科學家在8月16日期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報道,一氧化氮--這種易被氧化因而存在時間很短的氣體,能夠激活神經元外部的一種酶,從而誘導中風和以及阿爾茨海默氏癥、多發性硬化和艾滋病引起的癡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神經元的死亡。一氧化氮激活的這種酶屬于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 MMPs)家族。當這種酶存在過量時,就會破壞神經元外部,導致神經元死亡。 “這項新研究揭示了導致神經元死亡的一種酶通路的活化機制?!毖芯康念I導
-
墨西哥科學家發現能增加胰島素分泌的神經物質
[AD340X300] 新華網墨西哥城8月15日電(記者葉書宏)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細胞生理研究所最近發現,人體胰腺產生的一種同神經系統生長有關的物質能夠增加胰島素的分泌,研究人員認為該物質的發現將為治療糖尿病開辟新的途徑。 據研究員馬西婭·伊里亞特說,最初研究人員觀察到,當培育的β胰腺細胞接觸到神經細胞生長因子時,其形態會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圓形逐漸拉長,最終變成具有神經細胞形狀的細胞。理論上神經細胞和β胰腺細胞的胚胎起源是不同的,因此他們設想神經細胞生長因子除了能幫助
-
一新發現有助于神經修復損傷
[AD340X300]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8月5日發表我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段樹民、蒲慕明、吳建屏教授及其學生相陽等發現調控神經軸突生長方向的新機制: G-蛋白偶聯受體可以介導神經軸突生長的導向。 這一發現及相應信號轉導機理的闡釋,可能有助于探索神經損傷后促進其再生修復的新途徑。神經細胞軸突生長導向的研究是神經科學領域的熱點,神經細胞是組成腦的基本單位,神經細胞通過其軸突與其他神經細胞的胞體或樹突形成突觸,神經細胞之間通過突觸傳遞信息,包括思維在內的大腦
-
胚胎干細胞分化為運動神經元的“處方”
[AD340X300] [生物通訊]研究人員朝著修復損壞神經元的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一個研究小組成功將胚胎干細胞轉化為神經元并移植入小雞的脊髓中,新生神經元在小雞脊髓中又分化為運動神經元。這一結果表明,只要給予正確的信號,干細胞就能夠分化為你想要的神經元種類。 當你擺動腳趾,或活動身體任何部位的肌肉時,脊髓中的運動神經元就通過長長的“觸須”向你的肌肉發出命令。這些觸須稱為軸突,當身體受傷或患病時,軸突可能斷裂。迄今為止,通過重新生長軸突的外延部分來治愈軸突斷裂導致的癱瘓的努力在人體試驗中一直未獲成功,而在大鼠實驗中只是降
-
揭示誦讀困難背后的大腦機制
[AD340X300] [生物通訊]一項新研究表明,誦讀困難兒童可能是大腦一個幫助新讀者“讀出”語句的區域出現問題。 誦讀困難病人的智力與視力都表現為正常,但在讀寫和拼法方面卻存在困難。引起這種學習障礙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人們懷疑是基因在“暗中搗鬼”。 “許多成年人都沒有意識到學習閱讀是如何困難?!蔽恼碌淖髡咧?、美國馬里蘭州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育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的G. Reid
-
神經系統的基因分歧性來源
[AD340X300]美國貝勒醫學院與英國藥廠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日前合作成功解開神經原如何由數量有限的基因合成一系列蛋白質。 長久以來數以萬計的神經原如何被命令去建造特殊的連結,建構成一個復雜的神經網絡一直是神經學的一大難題。 研究人員計畫找出每一個神經原中,表現出來引導神經原命運的特殊蛋白質。而由于每個個別神經原都會表現過量的,一個名為protocadherin(Pcdh)的蛋白質家族將是研究人員找尋的首要目標。 研究人員AllanBradley博士,發表在八月份的『基因與
-
神秘的大腦自我修復機制: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
[AD340X300][生物通訊]一項有關大腦對損傷應答的新研究為治療中風以及其它由于腦瘤和頭頸癌的放射線治療導致的大腦損傷提供了新策略。 在8月5日《自然醫學》雜志網絡版發表的文章中,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報道,大腦存在一個替換中風導致的受損神經元的自我修復機制。 “我們發現中風過后,當大量神經細胞死亡時,成熟大腦有一種神秘的自我修復能力?!毖芯康念I導作者、瑞典蘭德大學醫院的Andreas Arvidsson博士說道。他解釋說,這是由于大腦自身的干細胞能夠形成新的神經元,新生神經元隨即遷移到受損區域替換死亡神經元。
-
遺傳性口吃與大腦左半球異常有關
[AD340X300]德國某醫生某雜志上撰文稱,遺傳性口吃與大腦左半球的組織異常有關。 長期以來,醫生猜測口吃與大腦疾病有關,但是一直無法查清它的病因。德國漢堡大學的醫生馬丁·斯諾及其同事找到15名口吃病人,并用磁振探測儀檢查這些患者的大腦組織。 通過與正常人的大腦組織對比,發現口吃病人大腦左半球語言神經中樞明顯異常,這可能導致他們的思維與說話之間存在較大的時間延遲,從而導致說話時不連貫,即所謂的口吃。 &
-
膽汁酸新用途:阻止神經元凋亡
[AD340X300][生物通訊]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機體產生的一種無毒膽汁酸能夠阻止亨亭氏癥小鼠的細胞凋亡,即細胞程序性死亡。這項發表在7月29日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新研究最終很有可能導致人類亨亭氏癥治療新方法的產生。亨亭氏癥是一種目前尚無法治愈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由神經元的選擇性和進行性退行導致,通常發生在中年。它的癥狀包括面部和四肢無意識地抽動,心情搖擺不定,健忘,隨著疾病進程而逐步惡化,通常在20年內導致死亡。 這項研究由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