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發現有助于神經修復損傷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2年08月15日
來源:
[AD340X300]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8月5日發表我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段樹民、蒲慕明、吳建屏教授及其學生相陽等發現調控神經軸突生長方向的新機制:
G-蛋白偶聯受體可以介導神經軸突生長的導向。
這一發現及相應信號轉導機理的闡釋,可能有助于探索神經損傷后促進其再生修復的新途徑。神經細胞軸突生長導向的研究是神經科學領域的熱點,神經細胞是組成腦的基本單位,神經細胞通過其軸突與其他神經細胞的胞體或樹突形成突觸,神經細胞之間通過突觸傳遞信息,包括思維在內的大腦高級功能的基礎則是由神經細胞組成的復雜的神經細胞環路體系。
在腦發育過程中,神經細胞的正確遷移及其軸突生長方向的精確導向是形成腦內正常神經細胞環路的關鍵,而軸突生長方向的精確導向則依賴于腦內存在的各種導向因子。蒲慕明教授用他創立的濃度梯度法在體外培養的爪蟾脊髓神經元系統分析導向因子作用機制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沿。
此次段樹民、蒲慕明、吳建屏教授及其學生相陽等,將這種方法應用于哺乳類動物大鼠小腦顆粒細胞的軸突生長導向的研究上,發現
G-蛋白偶聯受體也可以介導軸突生長的導向,并闡釋了相應的信號轉導機理。
摘自:科技日報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