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動態 > 神經科學
  • 神經科學新發現幫助解釋衰老

    生物通編譯:隨著生物體的老化,每日的節律,比如睡眠情況,規律性將逐漸減小?,F在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改變發生在構成生物鐘的單個大腦細胞中。專家們說發表在九月份的Neuroscience上的這項研究,為通常在組織水平上進行研究的該過程提供了一個獨特見解。神經科學家伊利諾衣大學的Martha Gillette說:“我們通常不能在單細胞水平上進行衰老的測定?!蹦昀系男∈?,象年老的人一樣,經常出現睡眠問題。當年輕小鼠每天放在黑暗中長達24小時時,這些動物會有規律地進行間歇性打盹兒,但是中年小鼠則出現不規則的睡眠。為了研究這種障礙是來自單個神經元還是來自神經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弗吉尼亞大學的神經

    來源:

    時間:2001-08-31

  • 科學家發現記憶基因

    生物通編譯:Robert Wood Johnson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關鍵的記憶基因Rab3A。通過測定電刺激的方法,他們發現這個基因對大腦記憶神經之間進行更為流暢的對話是必需的。海馬神經元間的電脈沖活性也發現對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至關重要。這項研究發表在9月1日《神經科學雜志》上。當細胞帶有Rab3A基因時,細胞中的BDNF激素會使相鄰神經元的電訊息交流量增加200-300%。缺乏Rab3A基因的細胞,則沒有增加??茖W家認為這項研究可能有望幫助解開記憶的一些奧秘,例如,從單個神經元水平界定記憶形成的遺傳原因,了解健忘和癡呆,幫助我們鑒定病態細胞和健康細胞,最終開啟新型的記憶缺陷治療方法之門。R

    來源:

    時間:2001-08-30

  • 研究揭示神經生長因子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

    生物通編譯: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或唐氏綜合癥的病人,他們的前腦基底擬副交感神經元隨著病人年齡增長而萎縮,最終顯著死亡,這引發了有疾病導致的病人認知能力的下降??茖W家報道,小鼠模型的神經中樞畸形是神經生長因子信號傳導削弱的結果。隨著小鼠變老,小鼠的大腦細胞變小,數目減少,與海馬的聯系也減少,而而這種聯系對學習與記憶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也發現神經生長因子向細胞的傳送受到削弱。將神經生長因子注射到這些細胞附近的部位,可以逆轉神經衰退。這些研究結果顯示:神經生長因子的減少乃至喪失是導致伴隨阿爾茨海默病和唐氏綜合癥出現的與年齡相關的神經細胞減少的直接原因,用神經生長因子進行治療能逆轉這些疾病相關的病理變化。(

    來源:

    時間:2001-08-17

  • 研究表明安慰劑刺激帕金森病人大腦產生多巴氨

    生物通編譯:期望是一種有效的藥物。加拿大的一份研究表明,和藥物治療帕金森病一樣,安慰劑以同樣的方式刺激大腦。這兩者都增加了大腦釋放化學物質多巴氨,這一研究結果燃起了近來關于安慰劑是否有效的爭論。    安慰劑影響大約30%的病人,安慰劑的作用,即病人僅因為期望而從治療中受益,一直是長期以來困擾醫學界難題。藥物的通過與否,通常建立在藥物的治療效果是否比安慰劑好的基礎上。    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大腦缺乏多巴氨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患者,注射藥物或安慰劑后,釋放了水平相當的多巴氨。進行大腦造影

    來源:

    時間:2001-08-15

  • 促紅細胞生成素介導神經保護作用

    生物通編譯: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是一種促進紅細胞生成的細胞因子。在氧化應激和硝基?應激下,大腦也會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低氧刺激后,轉錄因子HIF-1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就會上調EPO。最新一期的Nature報道發現經EPO預處理可保護缺血,或者由于興奮毒和隨后產生的NO等自由基引發的退行性損傷模型動物的神經元。神經元EPO受體(EPOR)的激活引發信號途徑Jak2和NF- B的對話,從而阻止NMDA(N-甲基-D-天冬氨酸鹽)或NO誘導的凋亡。我們發現EPOR介導的Jak2的激活可以導致NF- B 的抑制因子I B的磷酸化,隨后轉錄因子NF- B轉位到核內

    來源:

    時間:2001-08-14

  • 2010年世界抗帕金森氏病藥物市場前景展望

        星光醫藥網消息:7月份,決策資源的新研究《帕金森氏病》評價了在2000-2010年預測期內治療這種疾病新藥的商業機會。   進入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大腦中出現的退化過程中涉及到的神經化學路徑的繼續研究已證明了藥物開發的新目標,制藥公司目前正在靶向用于治療帕金森氏病癥狀的多巴胺和非多巴胺系統。   新的治療劑將包括新的多巴胺顯效藥,靶向非多巴胺系統的化合物(即谷氨酸鹽拮抗劑),以及可提供神經保護或神經恢復的神經營養性因子治療劑。新出現的用于帕金森氏疾病的治療劑很可能用于延緩對左旋多巴的需要,或作為對左旋多巴治療的輔助藥物。但是還沒有

    來源:

    時間:2001-08-02

  • 臉孔與種族 社會學與神經科學

    生物通編譯:大多數人根據經驗都知道記住那些與自己相同種族的人的臉孔要比記住來自其他種族的人的臉孔容易。在今年8月出版的Nature Neuroscience上,認知科學家們報告說,特定的低級大腦區域似乎在這一方面發揮作用。這些結果是最早將大腦活動模式與社會現象相聯系的研究結果。許多研究已經顯示黑人更容易識別黑人的臉,白人則更容易識別白人的臉。沒有人清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一些科學家認為人們對自己同種族人的臉孔注意得更多,或者是以更大的熱情對它們做出反應,因此結果是讓他們能夠更精確地記起同種族人的臉孔。其他研究者則認為這僅僅是一個經驗問題,你在識別自己更經??吹降念愋偷哪樋追矫姹憩F更佳。社會心

    來源:

    時間:2001-07-30

  • 精神分裂癥患者對氣味的感覺提供大腦異常線索

    生物通編譯:路透社 芝加哥消息 - 研究人員周二說,精神分裂癥患者對令人不愉悅的氣味通常反應強烈,但卻不能欣賞愉悅的氣味,而且他們大腦對氣味的反應可能提供了他們偏執思想的一個線索。研究中當精神分裂癥患者接觸一種由一種酸釋放出來的不佳氣味時,大腦掃描顯示出流向他們額葉前部皮質的血流量增加,這個區域正常情況下用來識別令人愉悅的刺激。據衣阿華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很明顯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大腦中,額葉前部皮質被“劫持”來檢測一種潛在的為威脅,而當吸入一種令人愉悅的檸檬氣味時,他們不能做出反應。領導這項研究的Benedicto Crespo-Facorro在本周出版的The Journal of the A

    來源:

    時間:2001-07-26

  • 研究發現離子儲存上的問題可能有助于帕金森氏病的治療

    生物通編譯:路透社紐約消息 - 研究者們已經發現了造成兩例罕見的大腦細胞中離子儲存失調的遺傳缺陷。這種失調會導致大腦功能惡化。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可能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更常見疾病,如帕金森氏病,亨廷頓氏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病,這些疾病都具有大腦細胞中離子水平增加的癥狀。在7月23日網上出版的Nature Genetics上報道了兩項研究結果。第一項研究中,英國人類遺傳學研究所的John Burn博士和同事們發現了一個導致患者具有類似于亨廷頓氏或帕金森氏病癥狀的遺傳突變。這種名為成年發病的基底神經節疾病的失調表現出癥狀包括,不自主的運動,痙攣和僵硬狀態,通?;颊叩哪挲g在40歲到55歲之間。然而,這些患

    來源:

    時間:2001-07-26

  • 美史密森學會展示大腦奧秘

        新聞晚報消息:美國史密森學會藝術與工業館最近以“大腦———您頭腦中的世界”為主題,推出了一個新的展覽項目,以此告誡公眾:人的大腦就像計算機一樣,會出現程度各異的“死機”現象。     旨在解釋大腦為什么會出現病變、以及如何防治大腦病變的這一展覽于14日正式揭幕。     這次展覽的主要展品之一是700年前的一具人類頭骨,上面帶有曾經接受過“腦外科手術”的痕跡;展品之二是距今7000萬年前恐龍時代的一具三角龍頭骨。

    來源:

    時間:2001-07-23

  • 日科學家從植物中發現神經生長因子促進物

    新華網東京7月19日電(記者張可喜)日本寶釀酒公司研究人員日前發表一項科研成果說,他們從當歸、啤酒花和食用菊等植物中發現了可促進神經生長因子產生的物質,這些物質可用來治療末梢神經障礙等疾病。 人出生后,神經細胞數量不再增加,身體發育時神經只拉伸長度。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體內有一種蛋白質能重新啟動人體神經生長,它就是神經生長因子。 寶釀酒公司科研人員從當歸中萃取了5種化合物,其中有4種是香豆素,1種是氧雜萘滿;從啤酒花中萃取了1種查耳酮,還從食用菊中萃取了2種倍半萜烯。動物實驗發現,這些物質在促進神經生長因子產生方面效果比較明顯。其中當歸效果最為顯著,能夠使神經生長因子的產量

    來源:

    時間:2001-07-23

  • 有科學家認為人的部分記憶來自肚皮

      北京晚報消息:當我們說“記性不好”時,指的就是需要用腦的智能記憶。然而這些記憶并不都是大腦的專利。人體還有其他許多部分可以儲存記憶的地方。德國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的許多感覺和知覺都是從肚子里傳出來的,實際上記憶應該是由大腦與肚皮各自的記憶相結合而成的?! ∠葋碚f說腦記憶。腦神經記憶的信息量高達10的11次冪比特。雖然科學家很早就開始了神經記憶的研究,但對其機制還了解甚少。神經記憶分為短期的和長期的兩種。短期信息只保留數分鐘,如人在聽到一個新電話號碼后,可以短期記住,直到把它寫到紙上。這種記憶的量不大,沒有經過特別訓練的人,只能記住5至7個信息單位,而且時間很短。好在我們的電話號碼也就是這么

    來源:

    時間:2001-07-17

  • 壓力激素破壞記憶

    生物通編譯:在大鼠和人類中,生命早期長期處于壓力下可能會導致成年期記憶障礙?,F在研究者已經發現了一種物質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注射高水平壓力下產生的激素的不成熟大鼠,之后會出現記憶缺陷,而且部分大腦發生萎縮。經歷了壓力下童年期的成熟大鼠通常在大腦的海馬核發生神經元的丟失,大腦的該區域是記憶形成的必須部分。但是研究者還不能肯定是什么導致這些神經元的丟失。名為糖皮質激素的壓力激素明顯是一個懷疑對象,但是它們正常情況下不會與海馬核相互作用。因此在這項新研究中,神經科學家們檢測了另一個壓力相關的懷疑對象,名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素(CRH)。為了檢測CRH對記憶的作用,一個由加州大學Irvine分校

    來源:

    時間:2001-07-11

  • 意識之眼中的記憶

    生物通編譯: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當一只猴子要去記住某件東西,它會將這種思想保留在意識之眼中。當一只猴子建立一個視覺記憶時,視覺系統低水平的一部分,緊跟著視網膜的下游部分做出反應,而這種功能以前被認為是只有大腦的復雜部分才能實現的。早期的記憶研究表明,當猴子(或人)短期記住某件事時,大腦更高水平區域,如大腦額葉中的神經元產生劇烈活動。相反第一視覺皮層曾經被認為在將基本信息傳到更高大腦中樞進行解析之前,進行輸入的光和影的簡單篩選。但是新的研究表明第一視覺皮層僅僅是一個通道而已。其神經元可以繼續激活,甚至當它們沒有接受光和影的信息的時候也可以激活,這很明顯是在維持一個視覺記憶。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Ha

    來源:

    時間:2001-07-10

  • 神經元再生研究又獲進展

    一個成熟大鼠神經元正常生長,再生能力很差(圖中左邊紅色神經元)。但是當猶他大學神經科學家加入一個基因后,成熟神經元(綠色球體)通過擴展出名為軸突(綠色纖維)的神經纖維,表現出強烈的再生生長。生物通編譯:據猶他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報告,當一個基因的表達得到促進時,體外培養的成熟神經元細胞可以象新生神經元細胞一樣進行再生。如果在動物實驗中證實了這一發現,使用相同的方法就可以在中樞神經系統受傷位點獲得基因的暫時局部表達,從而激起成熟神經元再生,因而恢復神經功能。Maureen Condic建立了一個轉基因結構用來感染培養中的成熟大鼠神經元。使用腺病毒作為載體,她將額外拷貝的integrin(整合素)基

    來源:

    時間:2001-07-04

  • 美中應在衛生保健領域互相學習

        新華網波士頓(美國)6月27日電(記者姜巖)即將于7月1日就任美國哈佛大學第27任校長的勞倫斯· 薩默斯27日指出,美中兩國在衛生保健領域應當互相學習,這將有利于美中兩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利于兩國人民。     薩默斯是在這里舉行的“21世紀東西方衛生保健展望”大會上說這番話的。他說,盡管兩國醫療衛生系統不同、需求不同、文化傳統不同,但雙方都有值得對方學習的地方。美國應當向中國學習的地方包括:中國在公眾醫療保健系統的經驗,中醫藥在治療一些疑難病癥方面的經驗,以

    來源:

    時間:2001-07-02

  • 同步化大腦信號

    生物通編譯:有時候神經元是如此興奮以至于它們可以協調地共同發生興奮。這種同步化興奮長期以來一直讓神經科學家們感到興奮,但是他們并不能肯定這意味著什么。一些人提出它可以令大腦進行復雜的計算,就象同時打印在大腦中許多不同區域各有不同的事件的各個方面。但是布朗大學的Barry Connors說,“這一理論中仍然存在許多漏洞”。比如啟動方面:神經元是如何接受同步命令,并且精確地同時傳遞信息的呢?現在斯坦福大學的Mario Galarreta和Shaul Hestrin可能提供了這些問題的部分答案。在本期Science上的第2295頁,他們報告了自己的研究結果,表明快速興奮(FS)細胞——一種抑制性神經

    來源:

    時間:2001-06-26

  • 研究發現女性年老后大腦較男性更敏銳

      新浪科技消息:當地時間6月18日消息,荷蘭萊登大學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日指出,女性在年老后的精神狀態往往好于男性,其對外界的感知能力也較男性更敏銳。   上述研究人員是在對600名均為85歲的荷蘭男性和女性進行研究后得出上述結論的。研究發現,女性在對記憶力和大腦運轉速度方面進行的測試中結果大大好于男性,盡管通常而言,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往往低于男性。因此研究人員表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無法解釋上述現象。   研究人員稱,對上述現象的較為合理的一種解釋應該是男女兩性在生物機體方面的不同,這與年老男性往往更容易患心臟病的原因是相同的。   在測試中,被測者首

    來源:

    時間:2001-06-24

  • 小病毒對抗大腦腫瘤

    生物通編譯:路透社華盛頓消息 - 研究人員本周二說,一種人體中常見的無毒病毒在利用病毒對抗腫瘤的新途徑中表現出,治療惡性形式腦癌的大好前景。Calgary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了實驗檢測是否不會引起人類疾病的呼腸孤病毒可以被用來對抗惡性神經膠質瘤——最常見的一種腦腫瘤??茖W家們說,活體呼腸孤病毒破環人的神經膠質細胞可以破壞體外培養的神經膠質瘤細胞和移植到小鼠體內的人類神經膠質瘤細胞。這種病毒還殺死了來自人類患者大腦腫瘤的細胞。惡性神經膠質瘤具有侵潤性,攻擊性和抗治療性。大多數患者患病后很快死亡,而能夠長期成活下來的很少見。負責這項研究的Peter Forsyth博士說:“這種惡性癌癥的平均成活時間

    來源:

    時間:2001-06-21

  • 大腦地圖冊提供發育和疾病線索

    生物通編譯:兩個頭比一個頭執行任務更好,但是如果這個任務是建立一個人類大腦結構和功能圖,那么甚至7000個頭才更好?;蛘呖梢哉f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神經科學家們已經花費了14年的時間將數千個掃描結果結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大腦“地圖冊”可以揭示各人在形態學上的差異。UCLA醫學院,神經成像實驗室(LONI)的Arthur Toga盡管還遠未達到完美,現在這本新的“地圖冊”將產生可以幫助教育家們的大腦發育的數據,和大腦患病傾向的數據。盡管所有的人類大腦建立的基礎模式是相同的,但是大腦皮層的折疊模式則是各不相同的,就像每個人的指紋一樣。在大腦構成部分的功能方面各人之間還存在著細微的差別——

    來源:

    時間:2001-06-21


頁次:584/591  共11804篇文章  
分頁:[<<][581][582][583][584][585][586][587][588][589][590][>>][首頁][尾頁]

高級人才招聘專區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業招聘:

    • 國外動態
    • 國內進展
    • 醫藥/產業
    • 生態環保
    • 科普/健康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