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腹側海馬區Rap1小GTP酶活性增強驅動應激誘導的焦慮:機制與治療靶點
《SCIENCE ADVANCES》:Enhanced Rap1 small GTPase activity in the ventral hippocampus drives stress-induced anxiety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24日 來源:SCIENCE ADVANCES 11.7
編輯推薦:
慢性應激是焦慮障礙的主要誘因,但其分子機制尚未闡明。南昌大學研究團隊通過慢性束縛應激(CRS)小鼠模型,發現腹側海馬區(vHPC)錐體神經元(PNs)中Rap1小GTP酶活性(而非表達量)顯著升高。通過藥理學抑制和細胞特異性操控,證實vHPC PNs中Rap1通過磷酸化鉀通道Kv4.2 Thr607位點增強神經元興奮性,從而驅動焦慮樣行為。該研究首次揭示Rap1的促焦慮作用,為應激相關精神障礙提供了新治療靶點。
焦慮障礙是全球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慢性應激是其發展的關鍵誘因。盡管已知海馬功能障礙與焦慮密切相關,但具體分子機制仍不清楚。特別是腹側海馬區(vHPC)作為情緒調控的關鍵腦區,其神經元如何在應激下發生功能改變尚待闡明。小GTP酶Rap1作為Ras超家族成員,在神經發育和突觸可塑性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其在應激誘導焦慮中的作用仍是未解之謎。
南昌大學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的研究,通過慢性束縛應激(CRS)小鼠模型,結合多學科技術手段,系統揭示了vHPC中Rap1激活驅動焦慮的分子機制。研究人員采用行為學測試(開放曠場實驗OFT和高架十字迷宮EPMT)、Western blot、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操作(AAV病毒載體)、纖維光度法(GCaMP6s鈣成像)、全細胞膜片鉗等技術,構建了從分子到行為的完整證據鏈。
慢性應激激活小鼠海馬區Rap1
研究發現10天CRS處理顯著增加小鼠焦慮樣行為,同時海馬區Rap1-GTP(活性形式)水平升高,而總Rap1蛋白量不變。急性應激無此效應,提示Rap1激活是慢性應激的特異性反應。
vHPC中Rap1活性調控CRS誘導的焦慮
藥理學抑制實驗顯示,特異性阻斷vHPC(而非背側海馬dHPC)的Rap1活性可緩解焦慮。通過Cre-loxP系統在Rap1flx/flx小鼠中實現細胞特異性敲除,證實僅vHPC錐體神經元(PNs)的Rap1缺失具有抗焦慮作用,而星形膠質細胞或中間神經元敲除無效。
Rap1激活增強vHPC PNs興奮性
c-Fos染色和光纖光度法顯示,CRS或過表達組成型活性Rap1突變體(Rap1-CA)均顯著增加vCA1神經元活動。電生理記錄發現,這些神經元的動作電位發放頻率增加,快后超極化(fAHP)幅度降低,但樹突形態和突觸傳遞無變化。
Kv4.2 Thr607磷酸化的關鍵作用
進一步機制研究表明,Rap1激活通過增加電壓門控鉀通道Kv4.2 Thr607位點磷酸化,降低A型鉀電流(IA),從而增強神經元內在興奮性。過表達磷酸化缺陷突變體Kv4.2-T607A可逆轉CRS或Rap1-CA誘導的神經元超興奮和焦慮行為。
這項研究首次闡明慢性應激通過持續激活vHPC PNs中Rap1-Kv4.2通路促發焦慮的分子機制,突破性地將小GTP酶活性變化與神經元電生理特性改變相聯系。不僅為理解應激相關精神障礙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視角,更提示靶向Rap1活性或Kv4.2磷酸化可能是潛在治療策略。鑒于現有抗焦慮藥物存在療效局限,該發現具有重要臨床轉化價值。研究還創新性地揭示神經元內在興奮性(而非傳統關注的突觸可塑性)在情緒障礙中的核心作用,為神經精神疾病的機制研究開辟了新方向。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