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作為創傷性腦損傷治療靶點的作用研究:系統綜述與薈萃分析

《Molecular Neurobiology》: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24日 來源:Molecular Neurobiology 4.6

編輯推薦:

  這篇綜述系統評估了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Ts)在創傷性腦損傷(TBI)中的病理作用及治療潛力。通過分析13項臨床前研究和5項臨床數據,證實NETs是TBI繼發性損傷的關鍵介質,其調控(如DNase降解或PAD4抑制)可顯著改善神經功能評分(mNSS)和運動協調性(rotarod測試)。盡管存在偏倚風險,結果支持NETs作為選擇性免疫調節靶點的前景,需進一步高質量研究驗證。

  

背景

創傷性腦損傷(TBI)是全球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其繼發性損傷涉及神經炎癥、血腦屏障(BBB)破壞等復雜機制。中性粒細胞浸潤是TBI后早期特征,而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Ts)——由DNA骨架和組蛋白(如Cit-H3)、髓過氧化物酶(MPO)等組成的網狀結構——近年被發現在非感染性損傷中激活炎癥級聯反應。NETs通過釋放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s)如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加劇神經元凋亡和腦水腫,但靶向清除NETs可能保留中性粒細胞的抗菌功能,實現精準免疫調節。

主要文本

方法

研究遵循PRISMA指南,檢索7大數據庫至2024年7月,納入13項臨床前研究(含5項人類數據)。采用SYRCLE工具評估偏倚風險,對改良神經功能缺損評分(mNSS)和轉棒測試潛伏期進行薈萃分析(固定效應模型)。

結果

NETs形成特征
所有動物模型(Sprague-Dawley大鼠/C57BL/6小鼠)中,NETs標志物(Cit-H3、MPO-DNA復合物)在傷后72小時達峰,持續14天。人類血清和腦組織(n=156)同樣顯示NETs升高,且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負相關。

NETs調控策略

  • 降解療法:DNase(5 mg/kg靜脈注射)通過切割DNA骨架減少NETs。
  • 抑制療法:PAD4抑制劑(如Cl-amidine,50 mg/kg腹腔注射)阻斷組蛋白瓜氨酸化。

功能改善證據
薈萃分析顯示:

  • mNSS降低1.50分(95%CI -1.88至-1.13,p<0.00001)
  • 轉棒潛伏期延長1.38秒(95%CI 1.05-1.72,p<0.00001)
    亞組分析未發現降解/抑制療法差異(p>0.05)。

機制探索
NETs通過Toll樣受體4(TLR4)-STING通路激活小膠質細胞M1極化,加重內質網應激(ER-stress)和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局限性

  • 臨床數據缺乏,僅5項含人類樣本
  • 嚴重TBI模型占69%(9/13),輕度損傷數據不足
  • 高偏倚風險(如隨機化方法未報告)

討論

NETs調控展現出"雙刃劍"特性:DNase已獲批用于囊性纖維化(CF),安全性明確;而PAD4抑制劑需臨床轉化驗證。納米載體(如靶向GSK484)可穿透BBB,提升病灶靶向性。未來需探索NETs特異性生物標志物(如MPO-DNA vs cf-DNA)及多中心臨床試驗設計。

結論

NETs是TBI治療的潛力靶點,但當前證據等級受限。結合精準給藥技術和生物標記物監測,或可推動其從實驗室向床旁轉化。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