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哺乳動物原腸胚模塊化組織與Spemann-Mangold組織中心的演化意義
《Cells & Development》:A modular organization of mammalian gastrulation and the Spemann-Mangold organizer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23日 來源:Cells & Development 2.1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研究人員通過兩棲類與哺乳動物胚胎對比,揭示脊椎動物體軸規劃的模塊化機制:Spemann-Mangold組織中心(SMO)主導神經誘導和頭部發育,原始條紋(Primitive streak)驅動軀干-尾部形成。利用多能干細胞模型(gastruloids)證實這些模塊為獨立發育單元,為脊椎動物體軸進化提供新見解。
脊椎動物胚胎如何通過精確的時空調控構建復雜體軸?傳統兩棲類研究發現的Spemann-Mangold組織中心(SMO)和尾部組織中心,在哺乳動物中是否存在功能同源結構?這一科學問題困擾發育生物學界數十年。由Alfonso Martinez Arias團隊發表在《Cells》的研究,通過創新性結合小鼠胚胎實驗與多能干細胞模型(gastruloids),首次系統揭示了哺乳動物體軸形成的模塊化原理。
研究采用三大關鍵技術:1)小鼠胚胎移植實驗驗證組織中心功能;2)建立化學定義培養條件下的PSC聚合體(gastruloids)模擬原腸胚;3)通過Nodal/Wnt信號通路抑制劑操控基因表達模塊。樣本來源于實驗室自建的小鼠胚胎庫和干細胞系。
【The organizer and neural induction in mammals】
研究發現哺乳動物中腦區域存在SMO同源結構,通過BMP4和Wnt3激活Eomes/Tbxt基因,驅動頭部神經誘導。兩棲類動物極外胚層與哺乳動物上胚層(epiblast)具有相似多能性。
【The mammalian Primitive streak】
原始條紋作為多細胞引擎,通過上皮-間質轉化(EMT)沿前后軸延伸,形成軀干-尾部基礎。雞和小鼠研究顯示其存在物種特異性調控差異。
【Gastruloids as models of the Primitive streak】
gastruloids在化學誘導下重現胚胎基因表達軸向模式,證實體軸模塊的自主性。抑制Nodal/Wnt信號可獲得純前神經命運細胞群(B模塊)。
【Nodal and Wnt signalling during gastrulation】
Nodal前體和BMP4啟動Nodal/Wnt3自維持模塊,與BMP協同調控原始條紋延伸。
【Conclus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研究提出脊椎動物體軸三模塊理論:前腦模塊(B)、中段頭頸模塊(M)和后部軸向延伸模塊。兩棲類M模塊(如蛙類面部)較短,而哺乳動物顯著延長,解釋骨骼系統進化差異。
該研究突破性發現哺乳動物發育的模塊化本質,gastruloids模型為人類發育研究提供倫理替代方案。專利技術PCT/GB2019/052668/670有望應用于器官再生領域。ERC AdG和Maria de Maeztu計劃資助的這項成果,為理解脊椎動物體型進化提供了全新框架。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