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綜述:GPCR通過cAMP納米結構域的信號傳導
《Biochemical Journal》:GPCR signaling via cAMP nanodomains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23日 來源:Biochemical Journal 4.4
編輯推薦:
這篇綜述深入探討了G蛋白偶聯受體(GPCR)通過環磷酸腺苷(cAMP)納米結構域實現信號特異性傳導的機制,重點解析了磷酸二酯酶(PDE)介導的cAMP降解、AKAP(A-激酶錨定蛋白)信號體的空間組織,以及GPCR在質膜、內體和高爾基體等亞細胞區室的動態定位如何塑造局部cAMP信號,為理解細胞信號網絡的復雜性和疾病治療靶點提供了新視角。
G蛋白偶聯受體(GPCR)作為細胞表面最大的受體家族,通過調控3′-5′-環磷酸腺苷(cAMP)的合成介導多種生理過程。近年研究發現,cAMP并非均勻分布,而是被分隔成納米級的功能域,其空間限制主要由磷酸二酯酶(PDE)降解和A-激酶錨定蛋白(AKAP)的腳手架作用決定。
PDE通過水解cAMP的3′磷酸鍵終止信號,其11個家族(如PDE4/7/8)具有亞細胞特異性定位。例如,PDE4D3與β2-腎上腺素受體(β2-AR)形成復合物,通過反饋調節局部cAMP濃度。在心臟肌細胞中,β1-AR和β2-AR分別招募PDE4D9和PDE4D5,產生截然不同的收縮反應,凸顯PDE在信號特異性中的核心作用。
cAMP信號體(signalosome)通常包含PKA、PDE和AKAP,形成功能單元。例如,AKAP5通過錨定PKA和鈣調磷酸酶(PP2B)整合cAMP與Ca2+信號,調控胰島β細胞的葡萄糖刺激胰島素分泌(GSIS)。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技術揭示,β-AR激活后cAMP梯度僅延伸60納米,而PDE抑制會破壞這種空間限制。
近期研究發現,PKA的RIα亞基可通過液-液相分離(LLPS)形成生物分子凝聚體,濃縮cAMP并增強局部PKA活性。此外,PDE8與PKA-RI的“底物通道”模型顯示,cAMP可直接從PKA轉移至PDE活性位點水解,避免自由擴散,這一機制在纖維板層癌中因RIα-C融合蛋白的破壞而失調。
GPCR不僅存在于質膜,還活躍于內體、高爾基體和核膜。例如,促甲狀腺激素受體(TSHR)在內化后通過逆轉運至高爾基體,持續激活Gs-cAMP-PKA通路,驅動轉錄因子CREB的磷酸化。核膜定位的代謝型谷氨酸受體5(mGluR5)則通過非經典核定位序列調控神經元突觸可塑性和基因表達。
探索生物分子凝聚體與PDE/AKAP的協同機制、開發靶向納米結構域的藥物,以及解析GPCR在細胞器間信號傳遞的時空邏輯,將成為突破方向。這些研究有望為心臟病、糖尿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精準治療提供新策略。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