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2R,6R)-羥基去甲氯胺酮通過神經可塑性改善治療抵抗性抑郁模型海馬功能的體內研究
《Cell Reports》:Bioactive ketamine metabolite exerts in vivo neuroplastogenic effects to improve hippocampal function in a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model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23日 來源:Cell Reports 7.5
編輯推薦:
本研究針對治療抵抗性抑郁癥(TRD)的突觸可塑性缺陷問題,通過體內外實驗證實(2R,6R)-HNK(氯胺酮活性代謝物)能選擇性增強CA3-CA1通路突觸傳遞,恢復長時程增強(LTP)并改善空間記憶。該發現為開發無NMDAR抑制副作用的新型抗抑郁藥提供了關鍵機制依據。
抑郁癥是全球致殘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約30%患者對傳統抗抑郁藥無反應,被稱為治療抵抗性抑郁癥(TRD)。氯胺酮雖能快速起效但存在成癮和分離性副作用,其代謝物(2R,6R)-羥基去甲氯胺酮((2R,6R)-HNK)展現出相似的抗抑郁潛力卻無這些缺點。然而,(2R,6R)-HNK如何通過調節神經可塑性改善認知功能的機制尚不明確。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Cell Reports》發表研究,利用Wistar Kyoto(WKY)大鼠(TRD模型)結合多色纖維光度術和電生理技術,首次揭示了(2R,6R)-HNK通過增強CA3-CA1突觸傳遞恢復海馬功能的神經可塑性機制。研究發現:(1)體外10μM (2R,6R)-HNK通過增加谷氨酸釋放概率(配對脈沖抑制達60.88%),使場興奮性突觸后電位(fEPSP)斜率提升112.4%;(2)體內給藥3小時后,突觸輸入-輸出曲線強度增強44%,完全逆轉WKY大鼠的LTP缺陷;(3)多色纖維光度術顯示,(2R,6R)-HNK特異性增強空間探索時CA1樹突活性(RCaMP信號增加2.12倍),改善空間新穎性識別(辨別指數從0.1升至0.4),但對物體識別無影響;(4)行為訓練后的LTP誘導被部分阻斷,提示(2R,6R)-HNK通過赫布可塑性機制飽和突觸效能。
關鍵技術包括:(1)WKY大鼠TRD模型構建;(2)離體腦片場電位記錄;(3)雙病毒載體(AAV9-CaMKII-GCaMP6s標記CA3,AAV9-Syn-jRCaMP1b標記CA1)結合多色纖維光度術實時監測神經元活動;(4)新穎物體位置識別(NOLR)行為范式。
研究結果部分:
(2R,6R)-HNK促進谷氨酸釋放并恢復突觸傳遞
離體實驗顯示,(2R,6R)-HNK使fEPSP斜率與配對脈沖變化顯著相關(R2=0.47),且該效應依賴cAMP-PKA信號通路。
(2R,6R)-HNK逆轉CA1活動缺陷和空間記憶障礙
在NOLR任務中,給藥組WKY大鼠探索新位置時間增加3倍(vs. 對照組),CA1在空間新穎性探索時的鈣信號增幅達214%,與正常Wistar大鼠無差異。
體內突觸可塑性改變抑制后續LTP表達
行為訓練后,(2R,6R)-HNK處理組的LTP幅度降至117%(vs. 未訓練組的144%),輸入-輸出曲線在10-20μA刺激強度下仍保持優勢。
結論與意義:
該研究首次在自由活動動物中證實,(2R,6R)-HNK通過突觸特異性機制增強CA3-CA1通路功能,其神經可塑性作用遵循赫布法則(同步激活的突觸效能增強)。這種快速(<3小時)、NMDAR非依賴性的AMPAR上調,為開發新一代抗抑郁藥提供了明確靶點。目前(2R,6R)-HNK已進入II期臨床試驗(NCT06511908),本研究為其改善TRD患者認知缺陷的臨床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