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從膠質細胞到疼痛通路:ICAM-1 在神經炎癥和神經病變中的核心作用

《Discover Neuroscience》:From glial cells to pain pathways: ICAM-1 as a central player in neuroinflammation and neuropathy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23日 來源:Discover Neuroscience

編輯推薦:

  本綜述聚焦慢性神經性疼痛(NeP),探討細胞間黏附分子 - 1(ICAM-1)在神經炎癥中的關鍵作用。ICAM-1 通過激活 NF-κB、MAPK、JAK/STAT 等通路,介導膠質細胞活化與免疫細胞浸潤,加劇疼痛敏化。文中還討論其作為治療靶點的潛力及植物成分調控作用,為 NeP 治療提供新方向。

  慢性神經性疼痛(NeP)是由神經系統損傷或功能障礙引起的復雜疼痛綜合征,常伴隨痛覺過敏和異常疼痛感知。其發病與糖尿病、創傷、脊髓損傷及癌癥等多種因素相關,涉及中樞和外周神經損傷。盡管機制研究不斷深入,但現有治療手段(如阿片類、NSAIDs、抗抑郁藥及加巴噴丁類藥物)療效有限,且無法有效靶向神經炎癥機制,因此亟需新型治療策略。

ICAM-1 的生物學特性與神經炎癥調控


細胞間黏附分子 - 1(ICAM-1)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廣泛表達于神經元、膠質細胞(如小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及內皮細胞表面,在免疫細胞黏附、遷移及炎癥反應中起核心作用。神經損傷或感染可誘導中樞神經系統(CNS)內 ICAM-1 表達上調,激活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促使其釋放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白細胞介素 - 1β(IL-1β)等促炎介質,引發神經炎癥和中樞敏化,最終導致脊髓神經元過度興奮,放大疼痛信號。

ICAM-1 調控的關鍵信號通路


  1. NF-κB 通路
    NF-κB 作為轉錄因子,在神經炎癥啟動中起關鍵作用。其通過識別 ICAM-1 基因啟動子區域的特定結合位點,在 TNF-α、IL-6 等刺激下激活,誘導 ICAM-1 轉錄。抑制 NF-κB 可減少 ICAM-1 表達及免疫細胞浸潤,緩解疼痛敏化。
  2. MAPK 通路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包括 ERK、JNK、p38)在神經炎癥中與 ICAM-1 調控密切相關。神經損傷后,促炎細胞因子激活 MAPK,增強 ICAM-1 表達,促進白細胞黏附與遷移。p38 MAPK 在慢性疼痛信號傳導中尤為重要,其抑制劑可減輕疼痛行為。
  3. JAK/STAT 通路
    Janus 激酶 / 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JAK/STAT)通路在細胞因子驅動的 ICAM-1 表達中起作用。干擾素 -γ(IFN-γ)、IL-6 等刺激可激活 STAT 蛋白,磷酸化后結合 ICAM-1 啟動子,促進其表達。在神經病理性疼痛模型中,抑制 JAK/STAT 通路可減少 ICAM-1 水平及神經炎癥。
  4. PKC 通路與氧化應激
    蛋白激酶 C(PKC)通過穩定 ICAM-1 mRNA 及激活 NF-κB、AP-1 等轉錄因子,促進其表達。氧化應激通過產生活性氧(ROS)激活 NF-κB 和 MAPK,誘導 ICAM-1 上調,加劇神經炎癥和疼痛。

ICAM-1 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的致病機制


  1. 免疫細胞浸潤與血腦屏障(BBB)破壞
    外周神經損傷后,ICAM-1 介導白細胞(如 T 細胞、巨噬細胞)與內皮細胞黏附,促進其穿越血腦屏障,引發中樞神經炎癥。ICAM-1 過度表達可破壞血腦屏障完整性,增加血管通透性,導致水腫和免疫細胞浸潤。
  2. 膠質細胞活化的核心作用
    • 小膠質細胞:損傷后激活的 M1 型小膠質細胞通過 ICAM-1/LFA-1 相互作用促進免疫細胞招募,釋放促炎介質,加劇神經元損傷和疼痛敏化。
    • 星形膠質細胞:表達 ICAM-1 并與免疫細胞相互作用,釋放 TNF-α、IL-1β 等,參與突觸可塑性調節,維持慢性疼痛狀態。
    • 少突膠質細胞與施萬細胞:少突膠質細胞損傷后通過 IL-33/ST2 通路促進疼痛信號傳導;施萬細胞在周圍神經損傷后表達 ICAM-1,通過 MAPK 通路加劇炎癥反應。

  3. 性別差異與激素調控
    女性對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敏感性更高,可能與雌激素通過 NF-κB 通路增強 ICAM-1 轉錄有關。絕經后女性可溶性 ICAM-1 水平升高,與神經炎癥及疼痛加劇相關。

靶向 ICAM-1 的治療潛力與挑戰


  1. 現有策略與臨床研究
    • 小分子抑制劑:如 JWH-015(CB2 受體激動劑)可下調 ICAM-1 表達,抑制單核細胞遷移;β2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通過減少 ICAM-1 表達發揮抗炎作用。
    • 植物成分:姜黃素、綠茶提取物(EGCG)等通過抑制 NF-κB、MAPK 通路,減少 ICAM-1 表達,在糖尿病神經病變等模型中顯示療效。
    • 抗體與反義寡核苷酸:抗 ICAM-1 抗體可阻斷其與 LFA-1 相互作用,但臨床試驗(如 ISIS-2302)尚未取得顯著突破。

  2. 挑戰與未來方向
    • 血腦屏障穿透:ICAM-1 靶向藥物需突破血腦屏障限制,納米載體、受體介導轉運等技術為潛在解決方案。
    • 雙重靶點策略:結合 ICAM-1 與 NLRP3 炎癥小體、NRF2/KEAP1 抗氧化通路等,可能增強抗炎鎮痛效果。
    • 個體化治療:考慮性別、激素狀態及遺傳因素(如 ICAM-1 基因多態性),優化治療方案。


結論


ICAM-1 通過調控神經炎癥、免疫細胞招募及膠質細胞活化,在慢性神經性疼痛的發生發展中起核心作用。靶向 ICAM-1 及其上游信號通路(NF-κB、MAPK、JAK/STAT 等)為治療提供了新方向。盡管面臨藥物遞送和脫靶效應等挑戰,結合新型載體技術與多靶點策略,有望開發出更有效的鎮痛抗炎療法。未來研究需進一步闡明 ICAM-1 在不同病理狀態下的時空表達模式,推動其向臨床轉化。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