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暴露通過 PI3K/Akt 和粘著斑通路影響肌萎縮側索硬化發病機制:來自三種實驗模型的證據

《Scientific Reports》:Stress exposure affect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pathogenesis via PI3K/Akt and focal adhesion pathways: evidence from three experimental model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22日 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編輯推薦: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發病機制復雜,環境因素影響尚不明確。研究人員以 SOD1G93A小鼠、NSC-34 細胞及人類 iPSC 衍生 MNs 為模型,探究壓力對 ALS 的作用,發現 PI3K/Akt 和粘著斑通路關鍵作用,為治療提供新方向。

  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種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以運動神經元進行性退化和喪失為特征,患者常因呼吸衰竭在確診后 2-3 年內死亡。盡管已知遺傳因素(如 SOD1、TARDBP、FUS 等基因突變)與 ALS 密切相關,但 90% 以上的散發性病例(sALS)的病因仍不明確,環境因素與遺傳易感性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更是迷霧重重。壓力作為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健康隱患,其與 ALS 發病及進展的關系一直缺乏系統性研究 —— 一方面,慢性壓力可能通過氧化應激、神經炎癥、線粒體功能障礙等途徑加劇神經退行性變;另一方面,壓力對不同性別、不同遺傳背景個體的影響差異尚不明確。在此背景下,意大利都靈大學(University of Turin)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開展了一項跨模型研究,旨在揭示壓力暴露對 ALS 發病機制的影響及其分子基礎,相關成果發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為探究壓力在 ALS 中的作用,研究人員采用了三種實驗模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SOD1G93A小鼠)、小鼠運動神經元樣細胞系(NSC-34 hSOD1G93A)和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衍生的 TDP-43 突變運動神經元(TARDBPG298S MNs)。研究綜合運用行為學分析、基因表達譜檢測、蛋白互作網絡構建、通路富集分析等技術手段,結合體內外壓力模型(慢性不可預測輕度應激、氧葡萄糖剝奪),系統分析了壓力對運動神經元功能、相關基因表達及信號通路的影響。

體內研究:壓力對 SOD1G93A小鼠的性別特異性影響


研究人員對 60 日齡 SOD1G93A小鼠進行為期 28 天的慢性不可預測輕度應激(CUMS)處理,發現雌性小鼠的轉棒運動能力顯著下降,而雄性未出現明顯運動缺陷,提示壓力對 ALS 進展的影響存在性別差異;虮磉_分析顯示,雌性小鼠運動皮層和脊髓中 Col1a1、Col1a2(膠原蛋白相關基因)顯著上調,雄性小鼠運動皮層中 Il6(白細胞介素 6)表達升高,表明壓力可能通過調控細胞外基質重塑和神經炎癥相關基因加劇 ALS 病理。

體外研究:壓力對運動神經元的直接損傷作用


在 NSC-34 hSOD1G93A細胞中,氧葡萄糖剝奪(OGD)誘導的應激模型顯示,突變型運動神經元的線粒體膜電位顯著降低,對氧化應激的耐受能力減弱,且凋亡相關分子(如 cleaved caspase 3)表達異常;虮磉_譜分析發現,應激條件下 17 個 ALS 相關基因(如 Ang、Bdnf、Gsk3b、Igf1、Il6)表達失調,其中 Gsk3b、Igf1、Il6 等基因在突變細胞中呈現獨特的表達模式。通過蛋白互作網絡(PPI)和通路富集分析,研究人員確定 PI3K/Akt 信號通路和粘著斑(Focal Adhesion)通路是壓力響應的核心機制,前者涉及細胞存活與代謝調控,后者與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及氧化應激反應相關。

人類細胞驗證:TDP-43 突變運動神經元的應激響應


在人類 iPSC 衍生的 TARDBPG298S運動神經元中,基礎狀態下已存在神經突長度縮短和分支減少等形態學異常,應激處理未進一步加劇形態損傷,但顯著改變了 Ang、Col4a2、Gsk3b 等基因的表達。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突變基因不同(SOD1 vs. TARDBP),人類細胞模型中仍觀察到 PI3K/Akt 和粘著斑通路的異常激活,提示這兩條通路可能是 ALS 跨遺傳亞型的共同應激響應機制。

研究結論與意義


本研究通過多模型整合分析,首次明確了壓力暴露在 ALS 發病中的雙重作用:在遺傳易感背景下,慢性壓力可通過 PI3K/Akt 和粘著斑通路,協同調控膠原蛋白代謝、神經炎癥因子(如 Il6)及關鍵激酶(如 Gsk3b),加速運動神經元功能退化。性別差異的發現為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新視角,而 PI3K/Akt 和粘著斑通路的鑒定則為開發壓力相關 ALS 治療策略(如 GSK3β 抑制劑、IGF-1 模擬物)奠定了分子基礎。此外,研究強調了健康生活方式在 ALS 預防中的潛在價值,為 “通過調控環境應激因素延緩疾病進展” 提供了實驗依據。盡管研究未涉及臨床樣本驗證和蛋白水平機制解析,但其跨物種、多維度的研究設計為揭示 ALS 復雜病因提供了重要范式,有望推動壓力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干預措施的研發。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