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恐懼距離過近: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個人空間侵犯的神經機制研究
《Schizophrenia》:I fear you’re getting too close: neural correlates of personal space violation in paranoia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22日 來源:Schizophrenia
編輯推薦:
本研究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偏執癥狀中個人空間(PS)異常擴大的臨床現象,通過fMRI技術探索49名患者和30名對照在面部接近任務中的神經響應差異。研究發現高偏執患者表現出眶額葉皮層(OFC)和背外側前額葉(dIPFC)低激活,且偏執嚴重程度與右側海馬活動呈正相關。該研究首次揭示PS調節與偏執癥狀的神經關聯,為理解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障礙提供新證據,發表于《Schizophrenia》。
在人際交往中,大多數人都會本能地保持"安全距離",但當這個無形的保護圈被打破時,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表現出異常強烈的反應。這種被稱為個人空間(PS)的社交緩沖帶,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常常出現病理性擴大,成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標志。然而,究竟是什么神經機制導致患者對社交距離如此敏感?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精神病學研究領域。
以往研究表明,偏執癥狀與邊緣系統(包括杏仁核、海馬)和前額葉皮層的功能異常密切相關。但關于PS調節的神經基礎,特別是其與偏執癥狀的關聯,仍存在大量知識空白。更棘手的是,偏執癥狀本身具有連續性特征——從普通人群的輕度猜疑到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被害妄想,這種癥狀譜系使得傳統分類研究方法可能掩蓋重要發現。
瑞士伯爾尼大學醫院精神病學系的Mélodie Derome團隊在《Schizophrenia》發表的研究,創新性地結合分類和連續分析方法,通過fMRI技術探索了79名受試者(49名精神分裂癥譜系障礙患者和30名健康對照)在面部接近任務中的大腦活動模式。研究人員采用事件相關設計,讓受試者被動觀看接近、靜止和遠離的面部表情視頻,其中接近條件模擬PS侵犯。通過比較高偏執組(GPTS-B>35)、低偏執組和對照組的神經反應,并結合偏執嚴重程度的連續分析,揭示了PS調節異常的神經機制。
研究主要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記錄大腦活動,使用改良版Green偏執思維量表(GPTS)評估癥狀,其中GPTS-B亞量表專門測量被害觀念。臨床評估包括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和綜合癥狀病史評估(CASH)。數據分析采用SPM12軟件,控制年齡、性別和顱內體積等協變量,重點關注接近>靜止條件的對比;颊邩颖緛碜圆疇柲岽髮W醫院門診和住院部,對照組通過廣告招募。
臨床測量結果顯示,高偏執組患者在GPTS-B、PANSS總分和陽性癥狀分數上顯著高于低偏執組,且病程更長、用藥劑量更高。這為后續神經影像發現提供了臨床背景。
在主要fMRI分析(分類方法)中,高偏執患者與低偏執患者相比,在接近vs靜止條件下表現出右側眶額葉皮層(OFC)、小腦、枕葉、顳上回和頂下小葉的低激活。即使控制藥物劑量后,右側OFC的低激活仍然顯著。與對照組相比,高偏執組還顯示出雙側背外側前額葉(dIPFC)、雙側背側后扣帶回(dPCC)以及頂葉、顳葉和枕葉區域的廣泛低激活。這些發現提示OFC和dIPFC等前額葉區域的功能異?赡苁瞧珗袒颊逷S調節障礙的關鍵神經基礎。
連續分析方法得出了更精細的結果:偏執嚴重程度與右側海馬(坐標28 -16 -10)的活動呈正相關,而與雙側枕葉(包括楔葉)和小腦的活動呈負相關。這一發現將海馬功能異常與偏執癥狀的嚴重程度直接聯系起來,支持了邊緣系統在偏執病理生理中的核心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情緒效價分析(憤怒vs中性表情)未顯示組間差異,表明偏執相關的神經異常主要與空間接近性而非情緒內容相關。此外,盡管預期杏仁核會參與威脅處理,但研究中未觀察到該區域的顯著激活,這可能是因為偏執患者基線杏仁核活動已處于較高水平。
在討論部分,作者構建了偏執癥狀的神經機制模型:OFC作為整合感覺和社會信息的關鍵樞紐,其功能低下可能導致患者無法靈活調整對社交威脅的評估;dIPFC和dPCC的低激活則反映了情緒調節能力的損害;而海馬過度激活可能加劇對中性刺激的威脅性誤解。這些發現不僅解釋了臨床觀察到的PS擴大現象,還為理解偏執癥狀的神經基礎提供了新視角。
該研究的創新點在于首次系統考察了PS侵犯的神經相關物與偏執癥狀的關系,并通過雙管齊下的分析方法(分類和連續)捕捉到癥狀譜系的全貌。從臨床角度看,這些發現為開發針對前額葉的神經調控干預(如tDCS)提供了理論依據。研究也提示,未來需要結合虛擬現實等更生態化的方法來考察主動和被動的PS調節,并納入更多文化背景的樣本以提高結果的普適性。
這項研究將臨床觀察轉化為神經科學發現,架起了癥狀與機制之間的橋梁。它不僅深化了我們對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障礙的理解,也為開發新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指明了方向。正如作者所言,這種多方法、多維度研究策略,有望破解精神疾病異質性帶來的研究困境,推動個性化治療的發展。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