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中神經炎癥與癲癇的相互作用:機制及治療意義

《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Interplay of Neuroinflammation and Epilepsy in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21日 來源: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2.8

編輯推薦:

  本綜述聚焦成人最惡性原發性腦癌 ——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探討其誘導的神經炎癥與癲癇間復雜關聯,解析血腦屏障功能障礙、離子穩態、神經遞質動態等致癇機制,及 IL-1β、TNF-α 等促炎介質作用,評估現有抗癲癇藥物與巨噬細胞重編程等新策略療效。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作為成人中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腦癌,不僅預后極差,還因腫瘤引發的腦生理改變而具有較高的癲癇發作發生率。本綜述深入剖析 GBM 誘導的神經炎癥與癲癇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

神經炎癥與癲癇的關聯及致癇機制


GBM 所致的神經炎癥與癲癇發生存在緊密聯系,其中多個關鍵機制參與了致癇過程。

  • 血腦屏障功能障礙:腫瘤的存在會破壞血腦屏障的正常功能,使得原本被屏障阻擋的物質得以進入腦組織,擾亂了腦內微環境的穩定,為癲癇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 離子穩態失衡:腦內離子濃度的平衡對于神經元的正常電活動至關重要。GBM 相關的病理過程會打破這種離子穩態,例如鈉離子、鉀離子等濃度的異常波動,可導致神經元異常放電,進而引發癲癇。
  • 神經遞質動態異常:神經遞質的釋放、攝取和代謝等動態過程在神經元信號傳遞中起關鍵作用。在 GBM 環境下,興奮性神經遞質(如谷氨酸)的過度釋放或抑制性神經遞質(如 γ- 氨基丁酸)的減少,會打破興奮與抑制的平衡,促使癲癇發作。

促炎介質的作用


促炎介質在加劇癲癇易感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白細胞介素 - 1β(IL-1β)和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等促炎因子,一方面會增強興奮性突觸活動,使神經元更容易產生過度興奮;另一方面則抑制抑制性信號傳導,進一步打破了神經環路的平衡,營造了一個有利于癲癇活動的微環境。這種雙向作用使得神經炎癥與癲癇形成惡性循環,加劇了病情的進展。

治療策略評估


目前,針對 GBM 相關癲癇的治療手段包括傳統的抗癲癇藥物和新興的治療策略。

  • 現有抗癲癇藥物:雖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癲癇發作,但對于 GBM 患者的長期療效和耐受性仍存在挑戰,且部分藥物可能對腫瘤生長產生潛在影響。
  • 新興治療策略: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重編程是一個具有前景的方向。通過調節腫瘤微環境中巨噬細胞的功能,不僅有望減輕神經炎癥,還可能抑制腫瘤的生長,為同時管理 GBM 相關癲癇和腫瘤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綜述旨在闡明 GBM 與癲癇之間的關鍵連接通路,通過深入理解這些機制,為開發更有效的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預后提供理論依據,推動 GBM 相關神經炎癥和癲癇治療領域的研究進展。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