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通過高速原子力顯微鏡揭示核孔與染色質的動態變化

《Anatom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Unraveling dynamics of nuclear pore and chromatin via HS-AFM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20日 來源:Anatom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1.2

編輯推薦:

  本文綜述高速原子力顯微鏡(HS-AFM)在解析核孔復合體(NPCs)與染色質動態互作中的關鍵作用,涵蓋 NPCs 結構功能、與基因組守護者的相互作用、在疾。ㄈ绨┌Y、病毒感染)中的動態異常,以及 HS-AFM 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高速原子力顯微鏡(HS-AFM)技術革新與生物醫學應用


原子力顯微鏡(AFM)自真空環境應用起源,憑借納米級分辨率及無需染色、可在液體環境成像的特性,成為生物樣本表面結構研究的重要工具。傳統 AFM 成像速度較慢(約 30 秒 / 幀),難以捕捉動態生物過程,而高速原子力顯微鏡(HS-AFM)通過采用小而快的低剛度懸臂、精密激光檢測及高速反饋系統,將時間分辨率提升至毫秒級(最快 100 毫秒 / 幀),可實時觀察生物分子動態行為,且對樣本損傷極小。

HS-AFM 在生物醫學領域應用廣泛,可研究跨膜蛋白與細胞膜的實時相互作用、細胞骨架結構動態、核酸與結合蛋白的作用機制,甚至能觀察病毒蛋白對接、細胞凋亡過程中核孔復合體(NPCs)的結構變化等。與傳統成像技術相比,HS-AFM 無需固定樣本,能在近生理條件下提供動態信息,彌補了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等技術在動態觀察方面的不足。

核孔復合體(NPCs)的結構與動態研究


核孔復合體是核質運輸的關鍵分子通道,結構類似多層蜘蛛網,由核孔蛋白(Nups)組成,包括維持結構的支架 Nups 和形成選擇性屏障的 FG(苯丙氨酸 - 甘氨酸)富集 Nups。其功能不僅限于物質運輸,還涉及細胞周期調控、基因表達、DNA 修復、表觀遺傳調控等,與癌癥、病毒感染、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關。

傳統成像技術難以捕捉 NPCs 的動態變化,而 HS-AFM 通過實時觀察發現,NPCs 中的 FG-Nups 呈高度動態 “蜘蛛網” 狀,通過伸展、收縮及形成瞬時結來調節物質運輸。在結直腸癌(CRC)細胞中,FG-Nups 絲變得紊亂、粗厚,結形成增多,導致 NPCs 彈性下降,運輸功能受損。細胞凋亡過程中,NPCs 結構崩潰,FG-Nups 屏障瓦解,表現為孔徑縮小、絲纏繞加劇、靈活性喪失。

HS-AFM 還揭示了病毒與 NPCs 的相互作用機制。例如,新冠病毒(SARS-CoV-2)的 ORF6 蛋白通過疏水作用自組裝形成圓形或線性原纖維,隔離核孔蛋白 Rae1 和 Nup98,抑制 mRNA 輸出,干擾宿主免疫反應。其淀粉樣特性可能導致細胞功能障礙,與 COVID-19 患者的并發癥相關。

染色質與核小體的動態研究


染色質組織對基因組完整性和基因表達調控至關重要,HS-AFM 為染色質動態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核小體作為染色質基本單位,由 DNA 纏繞組蛋白(H2A、H2B、H3、H4)構成。

研究發現,組蛋白 H2A 與 DNA 的相互作用呈現類似 “尺蠖” 的動態纏繞運動,且受成像底物影響顯著。組蛋白變體 H2A.Z 核小體可在 DNA 上自發滑動,暴露調控序列,其不穩定性高于經典 H2A 核小體,這一特性可能與基因轉錄激活相關。著絲粒核小體研究顯示,CENP-A 核小體比 H3 核小體更穩定,有助于維持有絲分裂中著絲粒的結構完整性。

在精子染色質濃縮過程中,魚精蛋白(PRMs)替代組蛋白與 DNA 結合,HS-AFM 實時觀察到 PRM 誘導 DNA 逐步折疊,經歷螺旋、桿狀中間體,最終形成環形納米結構,據此提出 “CARD 模型”(螺旋 - 組裝 - 桿 - 環形)。雌激素受體 α(ERα)與 DNA 的結合研究則發現,配體(雌激素)可誘導 ERα 二聚化,增強其與 DNA 結合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提出 “配體誘導二聚化(LID)模型”,為癌癥激素治療提供了新機制解析。

HS-AFM 技術挑戰與未來方向


盡管 HS-AFM 已取得顯著進展,仍存在諸多挑戰。其成像深度有限,主要適用于表面結構,難以研究核內深層染色質;樣本制備復雜,需精細固定;存在針尖誘導假象風險;掃描范圍小,不利于大結構分析;設備昂貴且需專業操作。

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提升時間分辨率,利用人工智能(AI)動態調整掃描速率以捕捉超快分子事件;結合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實現功能成像與結構分析的關聯;開發三維 HS-AFM,探索染色質的立體組織;實現活細胞非侵入性長期成像,保留生理環境下的動態真實性;借助 AI 驅動的高通量數據分析,自動識別疾病相關結構異常。此外,HS-AFM 與冷凍電鏡斷層掃描、單分子追蹤等技術的結合,將推動核孔與染色質動態研究向多尺度、多維度發展,為癌癥、病毒感染、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的診斷與治療提供新策略。

結論


HS-AFM 通過實時、高分辨率成像,革新了核孔復合體與染色質動態研究,揭示了核質運輸、基因調控及病毒感染等過程的分子機制。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有望為疾病機制解析與精準醫療提供關鍵工具和理論依據。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