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神經肌肉訓練對重度獲得性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拔管及吞咽功能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初步研究

《Dysphagia》:Effect of Oral Neuromuscular Training on Tracheostomy Decannulation and Swallowi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quired Brain Injury: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20日 來源:Dysphagia 2.2

編輯推薦:

  吞咽障礙是獲得性腦損傷(ABI)常見并發癥。為探究 IQoro? 口腔神經肌肉訓練對氣管切開患者拔管及吞咽功能的影響,研究納入 22 例患者隨機分組。結果顯示訓練組未顯著改善拔管時間及吞咽功能,部分指標反不如常規護理組,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吞咽,這一人類最本能的生存技能,在遭受嚴重腦損傷后卻變得異常艱難。獲得性腦損傷(Acquired Brain Injury, ABI)患者常因吞咽障礙面臨誤吸、營養不良、肺炎甚至死亡風險,而氣管切開置管雖能保護氣道,卻又進一步阻礙正常吞咽功能恢復。如何幫助這類患者盡早拔除氣管套管、重建安全吞咽能力,成為神經康復領域的重要挑戰。目前,盡管口腔神經肌肉訓練設備如 IQoro? 已在歐洲多國臨床應用,但其科學證據卻嚴重滯后,尤其是針對氣管切開的重度 ABI 患者,缺乏高質量研究驗證其有效性。

在此背景下,丹麥奧胡斯大學哈梅爾神經康復中心(Hammel Neurorehabilitation Centre, Aarhus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開展了一項隨機對照初步研究,旨在探討 IQoro? 訓練對氣管切開患者拔管時間及吞咽功能的影響。該研究成果發表于《Dysphagia》,為該領域的臨床實踐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單中心隨機對照設計,從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4 月,從半強化康復病房招募 25 例符合標準的重度 ABI 氣管切開患者(≥18 歲、帶套囊氣管套管、入院時 FEDSS≥4),最終 22 例完成研究(干預組和常規護理組各 11 例)。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包括面部口腔治療 F.O.T.T.?、觸覺刺激等)基礎上,接受每日 3 次、持續 4 周的 IQoro? 訓練(通過口唇對抗拉力鍛煉吞咽肌群)。主要終點為從基線到拔管的時間,次要終點包括 FEDSS、滲透 - 誤吸量表(Penetration Aspiration Scale, PAS)、耶魯咽殘留量表(Yale Pharyngeal Residue Scale, Yale 量表)等吞咽功能評估指標,均通過纖維內鏡吞咽評估(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FEES)完成。

研究結果


基線特征與依從性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診斷等基線數據上無顯著差異,但常規護理組基線時咽殘留(Yale 量表)有略高趨勢。干預組對 IQoro? 訓練的依從率達 82%,主要干擾因素為患者嗜睡、躁動及短期外出置管。

拔管時間與吞咽功能


  • 拔管時間:干預組拔管時間的風險比(HR)為 1.40(95% CI 0.57-3.43),雖數值上傾向于更快拔管,但無統計學意義。兩組住院時間相近(65±32 天 vs. 64±24 天,p=0.907)。
  • 吞咽功能改善
    • 常規護理組在 PAS 和 Yale 量表(包括梨狀竇殘留)上均顯著改善(p<0.05),而干預組僅 FEDSS 得分顯著降低(吞咽功能改善)。
    • 組間比較顯示,常規護理組在梨狀竇殘留(Yale 量表 - 梨狀竇)上改善更優(p=0.018),干預組部分患者甚至出現吞咽安全性惡化。

  • 經口攝入與分泌物:兩組出院時功能性經口攝入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 FOIS)均顯著提升至中位數 6,但組間無差異;氣管套管上方分泌物量亦無顯著組間差異。

研究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表明,對于重度 ABI 氣管切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 IQoro? 口腔神經肌肉訓練,并未顯著縮短拔管時間或改善吞咽功能。相反,在咽殘留控制方面,常規護理組表現更優,提示 IQoro? 訓練可能對這類患者并無益處,甚至存在潛在不利影響。

研究結果與既往針對社區腦卒中或老年患者的觀察性研究結論相悖,可能與患者人群差異有關 —— 本研究納入的是意識水平較低(Rancho Los Amigos 量表中位數 4-5 分)的重癥患者,其吞咽障礙機制更復雜,對訓練的反應可能不同于輕中度患者。此外,IQoro? 訓練激活全吞咽肌群的理論基礎尚不明確,其在重癥患者中的適用性需謹慎考量。

盡管存在樣本量小、研究周期短等局限性,該研究首次為 IQoro? 在氣管切開 ABI 患者中的應用提供了高級別證據,提示臨床需謹慎推廣此類設備,避免盲目依賴。未來研究應聚焦于非氣管切開的更廣泛 ABI 人群,并對比不同口腔訓練設備(如 Muppy?)的療效,以科學證據指導臨床實踐。

這項研究不僅為神經康復領域提供了重要的循證醫學依據,也呼吁醫學界對新興醫療設備保持科學審慎態度,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堅守證據為本的原則,切實保障患者獲益。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