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腦視前區小清蛋白神經元甲狀腺激素受體 α1 信號受損致雄性小鼠心動過緩機制研究

《European Thyroid Journal》:Impaired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signaling in anterior hypothalamic parvalbumin neurons causes bradycardia in male mice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9日 來源:European Thyroid Journal 3.5

編輯推薦:

  為探究下丘腦視前區(AHA)小清蛋白(PV)神經元中甲狀腺激素受體 α1(TRα1)對心血管功能的調控機制,研究人員通過 AAV 介導的立體定位技術在 PV 神經元中特異性表達突變型 TRα1R348C。發現該突變可致小鼠心率降低,且在應激狀態下可代償,為甲減性心動過緩提供新機制,強調體內非侵入性記錄的重要性。

  
甲狀腺激素(TH)如同身體的 “能量調節器”,不僅直接作用于心臟、肝臟等外周器官,還通過大腦中樞間接調控生理功能。其中,甲狀腺激素受體 α1(TRα1)在維持體溫和心率穩態中扮演關鍵角色。過往研究已發現,下丘腦視前區(AHA)的小清蛋白(PV)神經元依賴 TRα1 發育,并能通過溫度依賴方式控制心率。然而,TRα1 在成年動物的 PV 神經元中是僅參與發育調控,還是同時存在對心血管功能的急性調控作用,一直是未解之謎。這一空白不僅制約著我們對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所致心動過緩機制的理解,也讓中樞 TRα1 信號在心血管調控中的具體角色蒙上一層迷霧。

為揭開這一謎團,德國呂貝克大學(University of Luebeck)的研究團隊開展了深入研究。他們利用腺相關病毒(AAV)介導的立體定位技術,在 PV-Cre 小鼠的 AHA 區 PV 神經元中特異性表達顯性負性突變的 TRα1R348C,構建了 PV 神經元 TRα1 信號特異性受損的小鼠模型(PV-TRα1R348C小鼠)。通過無線電遙測技術連續監測小鼠心率、體溫和活動,并結合心電圖(ECG)和紅外熱成像等手段,系統分析了 TRα1 信號受損對心血管功能和代謝的影響。研究成果發表在《European Thyroid Journal》,為揭示甲減性心動過緩的中樞機制提供了關鍵線索。

主要技術方法


研究采用了多項關鍵技術:

  1. 病毒載體構建與立體定位注射:使用攜帶 TRα1R348C突變基因或綠色熒光蛋白(GFP)的 AAV 病毒,通過立體定位技術精準注射到 AHA 區,實現 PV 神經元特異性的基因表達調控。
  2. 無線電遙測技術:植入 G2 或 G2-HR 發射器,持續監測自由活動小鼠的心率、核心體溫和運動節律,獲取無干擾的生理數據。
  3. 免疫熒光染色:通過標記 PV 蛋白和病毒攜帶的熒光標簽(如 mCherry/GFP),驗證病毒轉染效率和細胞特異性。
  4. 心電圖(ECG)檢測:在清醒狀態下記錄小鼠心電圖,分析心率及心電參數,對比應激狀態與非應激狀態的差異。
  5. 紅外熱成像:拍攝棕色脂肪組織(BAT)、尾巴和內耳的紅外圖像,評估體溫調節和產熱功能。

研究結果


1. PV 神經元 TRα1 信號受損選擇性導致心動過緩


通過無線電遙測發現,PV-TRα1R348C小鼠在 22°C 和 30°C(熱中性溫度)下均表現出基礎心率顯著降低,且心率頻率分布更寬,提示心率調控精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當通過 ECG 記錄時(需抓取小鼠放置于設備上),突變小鼠的心率恢復正常,暗示應激狀態可代償 TRα1 信號缺陷的影響。心電圖參數(如 P 波、QRS 波時程等)在兩組間無顯著差異,表明心動過緩可能源于竇房結起搏功能異常,而非心肌電傳導障礙。

2. 代謝與體溫調節未受顯著影響


盡管 TRα1 廣泛參與代謝調控,但突變小鼠的體重、攝食量、飲水量與對照組無差異。紅外熱成像顯示,BAT 表面溫度、尾巴溫度及核心體溫的晝夜節律在 22°C 時正常,但在 30°C 時,突變小鼠的核心體溫晝夜節律消失,中值(mesor)和振幅降低,提示 TRα1 對熱中性條件下的體溫節律調控有一定影響,但不涉及基礎產熱功能。

3. 中樞 TRα1 信號通過自主神經系統調控心率


研究對比了不同模型的結果:全局 TRα1+/-m小鼠因發育階段 TRα1 功能缺陷,表現為 PV 神經元數量減少和不可逆心動過緩;而 PV 神經元特異性 TRα1 急性受損模型(AAV 注射)則僅引起成年小鼠的心率降低,且不影響 PV 神經元存活。結合雙轉運體敲除(MCT8-OATP1C1 KO)小鼠的結果(中樞甲減但 PV 神經元發育正常,表現為心率變異性增加),提示 TRα1 在 PV 神經元中既參與發育階段的神經元存活調控,也在成年期通過急性信號調控自主神經對心臟的支配,可能主要通過副交感神經系統(PSNS)影響竇房結功能。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首次證實,下丘腦 AHA 區 PV 神經元中的 TRα1 信號不僅在發育階段對心血管調控網絡的建立至關重要,其在成年期的急性功能狀態也直接影響心率控制。PV-TRα1R348C小鼠的心動過緩表型表明,中樞 TRα1 通過 PV 神經元介導的自主神經通路調控心率,這為甲減患者常見的心動過緩提供了新的解釋 —— 除了心臟本身的 TRα1 功能不足,中樞自主神經調控異?赡苁侵匾獏f同機制。

研究還揭示了應激對中樞調控的代償作用:非侵入性遙測記錄的 “靜息心率” 缺陷可在應激(如 ECG 檢測時的 handling 刺激)下被掩蓋,提示在動物模型研究中,非侵入性、無應激的記錄手段對于準確捕捉中樞調控異常至關重要。此外,PV 神經元在血壓調控中的潛在作用尚未明確,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拓展該模型在心血管穩態調控中的應用。

這項工作不僅深化了對甲狀腺激素中樞作用機制的理解,也為開發針對甲減心血管并發癥的神經調控療法提供了新靶點。通過解析 TRα1-PV 神經元 - 自主神經通路的調控網絡,有望為臨床干預心率異常開辟新方向。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