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素通過減輕海馬內質網應激并調節炎癥和氧化應激改善三甲基錫阿爾茨海默表型的學習記憶障礙

《Brain Research Bulletin》:Myricetin Alleviates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in Trimethyltin Alzheimer’s Phenotype via Attenuating Hippocampal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Regulating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9日 來源:Brain Research Bulletin 3.5

編輯推薦:

  為探究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楊梅素對三甲基錫(TMT)誘導的海馬損傷的神經保護作用,研究人員以雄性 NMRI 小鼠為模型,發現楊梅素可改善學習記憶障礙,調節氧化應激(GSH、SOD、MDA 等)、炎癥(TNF-α、IL-10)及內質網應激通路(GRP78、PERK 等),為 AD 治療提供新方向。

  阿爾茨海默。ˋD)如同隱匿的記憶小偷,正悄然吞噬著全球數千萬人的認知世界。這種以 β- 淀粉樣蛋白(Aβ)沉積和 tau 蛋白過度磷酸化(p-Tau)為特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不僅伴隨神經元大量丟失,還裹挾著氧化應激、神經炎癥和內質網(ER)功能紊亂等 “幫兇”,加速病情惡化。目前,針對 AD 的治療手段有限,尋找安全有效的神經保護劑迫在眉睫。來自伊朗沙希德大學的研究人員聚焦于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楊梅素(Myricetin),試圖揭開其在 AD 治療中的潛力面紗,相關研究發表在《Brain Research Bulletin》。
研究人員以雄性 NMRI 小鼠為研究對象,構建了三甲基錫(TMT)誘導的 AD 模型。TMT 作為一種神經毒性有機錫化合物,可特異性損傷海馬區,誘發神經元丟失、氧化失衡和神經炎癥,是研究 AD 的常用模型。實驗中,小鼠被分為對照組、對照組 + 楊梅素、TMT 組、TMT + 楊梅素組,通過腹腔注射 TMT(2.8 mg/kg)誘導神經毒性,隨后每日灌胃楊梅素(25 mg/kg)持續 21 天。研究采用被動回避、新物體識別、Y 迷宮等行為學測試評估學習記憶功能,同時檢測海馬區氧化應激參數(谷胱甘肽 GSH、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過氧化氫酶、丙二醛 MDA)、炎癥標志物(腫瘤壞死因子 -α TNF-α、白細胞介素 - 10 IL-10)、內質網應激通路蛋白(GRP78、PERK、IRE1α、CHOP),并通過尼氏(Nissl)染色和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進行組織學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
3.1 楊梅素改善 TMT 誘導的學習記憶障礙
通過新物體識別(NOR)、Y 迷宮和被動回避(PA)測試發現,TMT 組小鼠的記憶能力顯著下降,而楊梅素治療組小鼠的辨別指數、自發交替行為百分比和步通過潛伏期(STL)均明顯改善,表明楊梅素可有效緩解 TMT 誘導的記憶缺陷。
3.2 楊梅素減輕 TMT 誘導的海馬氧化應激
TMT 導致海馬區 MDA 水平升高,GSH 含量及 SOD、過氧化氫酶活性降低,氧化應激加劇。楊梅素則通過提高 GSH 水平、增強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MDA 含量,顯著逆轉了 TMT 引起的氧化失衡。
3.3 楊梅素緩解 TMT 誘導的神經炎癥
TMT 組小鼠海馬 TNF-α 水平顯著升高,而楊梅素治療可降低 TNF-α 濃度,同時提高 IL-10 水平,表明其通過抑制促炎因子、上調抗炎因子來減輕神經炎癥。
3.4 楊梅素逆轉 TMT 誘導的內質網應激
TMT 激活內質網應激通路,使 GRP78、PERK、IRE1α、CHOP 等蛋白表達升高。楊梅素則顯著降低 GRP78、CHOP、IRE1α 水平,提示其可通過調節未折疊蛋白反應(UPR)通路緩解內質網應激。
3.5 楊梅素抑制 TMT 誘導的神經元丟失和星形膠質細胞活化
尼氏染色顯示,TMT 導致海馬 CA1 區和齒狀回神經元變性比例顯著增加,而楊梅素治療可減少神經元丟失。GFAP 免疫組化結果表明,楊梅素能降低星形膠質細胞活化程度,減輕神經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楊梅素通過多靶點機制發揮神經保護作用:一方面通過清除自由基、增強抗氧化防御系統減輕氧化應激;另一方面通過抑制 NF-κB 通路下調 TNF-α 等促炎因子,同時上調 IL-10 發揮抗炎效應;更關鍵的是,其可調控內質網應激通路中的 GRP78/PERK/CHOP 和 IRE1α/XBP1 信號軸,緩解 UPR 通路過度激活導致的神經元凋亡。這些發現不僅為楊梅素作為天然神經保護劑的應用提供了實驗依據,也為 AD 治療策略提供了 “一石三鳥” 的新思路 —— 同時靶向氧化應激、神經炎癥和內質網應激網絡。盡管研究仍存在模型局限性和作用機制深度不足等問題,但其為開發安全、高效的 AD 治療藥物開辟了新方向,尤其是天然產物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轉化應用值得進一步探索。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