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基于深度配準的多圖譜標簽融合網絡DRFnet在腦部亞結構分割中的創新應用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DRFnet: Deep registration based multi-atlas label fusion network for subcortical segmentation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19日 來源: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4.9
編輯推薦:
針對傳統多圖譜分割方法耗時且難以規;膯栴},研究人員提出DRFnet(Deep Registration based Fusion Network),整合無監督學習微分同胚配準網絡(REGnet)與多圖譜形變編碼模塊,實現腦部亞結構精準分割。在兩組T1加權MRI數據集(16/35例)中,平均Dice分數達0.923/0.888,顯著優于9種前沿深度學習方法,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高效工具。
在神經影像研究中,腦部亞結構(如海馬體、杏仁核)的精確分割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機制解析至關重要。傳統多圖譜分割方法依賴耗時的非線性配準(如LDDMM),且手工特征提取受限,而純深度學習模型易忽略解剖學先驗知識。湖南文理學院的研究團隊在《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發表研究,提出DRFnet框架,通過無監督微分同胚配準網絡(REGnet)與多圖譜形變編碼模塊的協同,實現高效精準的亞結構分割。
關鍵技術包括:1)基于PREDICT-HD和MALC數據集的16/35例T1-MRI;2)REGnet實現拓撲保持的圖譜-目標圖像配準;3)融合網絡通過相似性加權整合多圖譜標簽;4)端到端訓練優化。
研究結果顯示:
1. 多數據集驗證
在PREDICT-HD(16例)和MALC(35例)數據集中,DRFnet對12個亞結構的平均Dice分數分別達0.923和0.888,優于傳統方法(如Joint Label Fusion)及9種CNN模型(如3D U-Net)。
2. 消融實驗
移除多圖譜配準模塊導致Dice下降2.3%,證實REGnet對解剖對齊的貢獻;相似性選擇策略使海馬體分割精度提升1.8%。
3. 超參數分析
最優性能出現在使用5個圖譜、局部相似性半徑7mm時,平衡了計算效率與精度。
結論指出,DRFnet的創新性在于:1)首次將無監督微分同胚配準與多圖譜融合結合,解決傳統方法計算瓶頸;2)形變編碼模塊增強解剖學先驗傳遞;3)端到端架構較LDDMM提速10倍。該技術為大規模神經影像研究提供新范式,尤其適用于縱向追蹤腦結構萎縮的臨床場景。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