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6 缺失對胚胎腦發育影響的研究:揭示 UPR 調控與神經發育機制

《iScience》:Impact of ATF6 deletion on the embryonic brain development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9日 來源:iScience 4.6

編輯推薦:

  為探究未折疊蛋白反應(UPR)在腦發育中的作用,研究人員構建 Atf6α/β 雙條件敲除(dcKO)小鼠模型,發現 ATF6 缺失導致小鼠小頭畸形、新生死亡,伴隨神經發生受損、血管增生等表型,且化學伴侶 4-PBA 可部分挽救,為神經發育疾病機制提供新視角。

  
在生命的初始階段,大腦發育如同精密的交響樂,每一個音符的錯拍都可能引發深遠的影響。內質網(ER)作為細胞內蛋白質合成與加工的核心場所,其穩態失衡引發的未折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在神經發育中的角色長期籠罩在迷霧之中。已知 UPR 通過 PERK、IRE1、ATF6(激活轉錄因子 6)三大通路調控細胞應對 ER 應激,但 ATF6 分支在中樞神經系統(CNS)發育中的具體功能,尤其是其與神經元、膠質細胞及血管形成的交互作用,始終缺乏系統性解答。

為破解這一謎題,日本金澤大學(Kanazawa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展開了深入探索。他們構建了 NESTIN 驅動的 Atf6α/Atf6β 雙條件敲除(double conditional knockout, dcKO)小鼠模型(Nes-Cre Atf6afl/flAtf6bfl/fl),聚焦 ATF6 缺失對胚胎腦發育的影響。研究成果發表于《iScience》,為理解神經發育異常的分子機制開辟了新路徑。

研究采用了多種關鍵技術:通過實時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qPCR)和蛋白質免疫印跡(Western blot)驗證基因表達水平;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如 SOX2、TBR2、TBR1 等標記)分析神經干細胞、祖細胞及神經元的分布與增殖;借助電子顯微鏡(EM)和 CD31/ERG 免疫染色觀察血管形態;通過 RNA 測序(RNA-seq)解析基因表達譜變化;并運用化學伴侶 4 - 苯基丁酸(4-PBA)進行體內挽救實驗。此外,通過吸吮行為測試、新生小鼠存活分析等功能學實驗,揭示表型與神經功能的關聯。

1. ATF6 缺失導致新生小鼠死亡與小頭畸形


dcKO 小鼠雖以孟德爾比例出生,卻在出生后 24 小時內死亡,胃內無乳斑且吸吮反射缺失,提示吸吮功能障礙是致死主因。解剖顯示,dcKO 小鼠胚胎期(E16.5)及新生期(P0.5)腦體積顯著小于對照組,呈現小頭畸形,而體重差異在新生期才顯現,暗示腦發育缺陷獨立于全身生長障礙。

2. 神經發生受損與細胞死亡增加


在胚胎 E14.5 階段,dcKO 小鼠大腦皮層厚度減少,神經干細胞(SOX2+)、中間祖細胞(TBR2+)及成熟神經元(TBR1+)數量均顯著降低。EdU 摻入實驗顯示細胞增殖減少,pHH3 染色證實有絲分裂活性降低,而 TUNEL 染色表明腦室周圍細胞凋亡增加。這表明 ATF6 缺失通過抑制增殖與促進凋亡雙重機制損傷神經發生。

3. 血管異常增生與 UPR 通路激活


電子顯微鏡及 CD31/ERG 免疫染色顯示,dcKO 小鼠 E14.5 大腦皮層、尾狀核等區域血管密度顯著增加,呈現 “高血管化” 表型。RT-qPCR 顯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A(VEGFA)及 PERK 下游基因 ATF4、CHOP(DDIT3)表達上調,而缺氧相關因子 HIF1α 無差異,提示血管增生由 UPR 通路而非缺氧驅動。值得注意的是,此時 ER 形態尚未出現明顯應激改變,但 UPR 通路已顯著激活,暗示 ATF6 缺失可能通過解除對 PERK/IRE1 的抑制引發早期反應。

4. 皮層分層紊亂與神經炎癥


新生期 dcKO 小鼠皮層上層標記物 CUX1+神經元減少且分布異常,下層 TBR1+神經元數量下降,提示神經元遷移缺陷。胼胝體發育異常,出現增粗或 Probst 束形成,伴隨 TAG-1+軸突軌跡紊亂。免疫染色顯示 IBA1+小膠質細胞 / 巨噬細胞在軸突異常區域聚集,表明神經炎癥與軸突導向缺陷相關。

5. 膠質細胞發育異常與蛋白穩態失衡


RNA-seq 分析顯示,dcKO 小鼠內質網分子伴侶(如 GRP78、CRT)表達下調,而 PERK/IRE1 下游基因(如 ATF3、ATF4、DDIT3)上調,REELIN 蛋白水平降低(mRNA 無差異),提示蛋白穩態(proteostasis)受損影響神經元遷移。膠質細胞標記物 GFAP(星形膠質細胞)、PDGFRα(少突膠質前體細胞)表達減少,膠質楔形區(GW)形成缺陷,SLIT2、DRAXIN 等軸突導向分子分泌不足,進一步解釋軸突投射異常。

6. 化學伴侶挽救實驗驗證 ATF6 功能


通過孕期給予 4-PBA(一種 ER 應激緩解劑),dcKO 小鼠腦重、皮層厚度及增殖細胞數量顯著恢復,軸突軌跡紊亂改善,但血管增生與炎癥未緩解。分子層面,4-PBA 降低 sXBP1(IRE1 下游)表達,而對 PERK 下游基因無顯著影響,提示 ATF6 通過協調 UPR 分支及蛋白穩態維持腦發育微環境。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揭示 ATF6 缺失通過雙重機制破壞腦發育:一方面,下調內質網分子伴侶導致蛋白穩態失衡,影響 REELIN 等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進而干擾神經元遷移與皮層分層;另一方面,解除對 PERK/IRE1 通路的抑制,引發 VEGFA 介導的血管異常增生及神經炎癥,形成有害微環境;瘜W伴侶的部分挽救效果提示,增強蛋白穩態或調控 UPR 通路可能成為神經發育疾病的潛在干預策略。

該研究不僅填補了 ATF6 在中樞神經發育中功能的空白,也為小頭畸形、皮質發育異常等疾病提供了新的病理機制線索。值得關注的是,UPR 通路與血管生成的關聯在哺乳動物胚胎腦發育中尚屬首次報道,為理解神經 - 血管互作開辟了新維度。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索 ATF6 與其他 UPR 分支的動態平衡,以及靶向干預的時間窗,為臨床轉化奠定基礎。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國際
  • 國內
  • 人物
  • 產業
  • 熱點
  • 科普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