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nema and nervous system injury in Diquat poisoning
編輯推薦:
為探究灌腸與敵草快(DQ)中毒所致神經系統損傷的關聯,研究人員開展基于人群的病例對照研究。對 2018 - 2024 年相關患者病歷分析,發現灌腸≥2 次者神經系統損傷風險顯著升高,尤其老年群體,為臨床安全應用灌腸提供參考。
在農業生產中,敵草快(DQ)因除草效力強,在百草枯被禁產后得到廣泛使用,然而這也導致敵草快中毒病例逐年增多。敵草快作為一種強毒性物質,可對人體多個組織器官造成損害,消化道和腎臟是其最常侵犯的部位,其次是肺和肝臟。值得注意的是,敵草快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毒性作用,會引發頭暈、嗜睡、抽搐、意識障礙、驚厥和定向力障礙等臨床癥狀。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出現往往意味著病情更為嚴重,預后也更差。但目前針對敵草快中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腎臟、肝臟和消化道等主要靶器官,關于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研究相對較少,且缺乏評估敵草快中毒所致神經系統損傷的生物標志物。
灌腸作為急性中毒的一種有效治療手段,旨在清除或減少胃腸道內有毒物質的吸收。但臨床觀察發現,部分發生神經系統損傷的敵草快中毒患者有多次灌腸史。過度灌腸或體質較弱的患者在灌腸后易出現腸道微生物群失調,而基于腦腸軸理論,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腸道微生物群失調與神經系統損傷之間的關聯。不過,目前醫學文獻中尚未有關于灌腸治療與敵草快所致神經毒性相關性的報道。
為填補這一研究空白,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基于人群分層的病例對照研究,探究灌腸與敵草快中毒所致神經系統損傷的關聯,并考慮年齡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在不同年齡人群中深入分析灌腸與神經系統損傷的相關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人員從醫院健康信息系統(HIS)電子病歷中提取了年齡、性別、教育背景、體重指數(BMI)、病史、洗胃和血液透析情況、入院時初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血漿敵草快濃度、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肌鈣蛋白 I(TnI)、乳酸(Lac)以及灌腸次數等臨床參數。所有實驗室檢查均在患者入院 24 小時內完成。研究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病例組為敵草快中毒后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癥狀的患者,對照組為基于人群的敵草快中毒無神經系統損傷患者,按 1:2 比例匹配。運用條件 Logistic 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并通過樣本量計算公式確定對照組樣本量。同時,對數據進行清洗,包括去除冗余記錄、填補缺失值和處理離群值,采用 Shapiro - Wilk 檢驗判斷連續變量的正態分布情況,根據分布類型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進行組間比較。
研究結果
- 研究對象基本特征:研究共納入 101 例敵草快中毒神經系統損傷患者作為病例組,202 例無神經系統損傷的敵草快中毒患者作為對照組。303 例樣本的中位年齡為 55.0 歲,病例組和對照組的中位年齡分別為 55.0 歲和 54.0 歲,兩組在總體年齡和各亞組年齡分布上無統計學差異。在性別、教育程度、BMI、高血壓、糖尿病、慢性心臟病、血液透析、洗胃、初始 GCS 評分等基線特征和合并癥方面,兩組也無顯著差異。
- 實驗室檢查結果:病例組的血漿敵草快濃度、NLR、Scr 和 Lac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 AST、ALT、BUN、TnI 和 CK - MB 等其他參數無顯著差異。
- 灌腸次數與神經系統損傷的關聯:與未灌腸的敵草快中毒患者相比,灌腸 2 次和≥3 次的患者神經系統損傷的比值比(OR)分別為 3.120(95% CI 1.402, 6.943)和 6.900(95% CI 2.610, 18.242)。在調整血漿敵草快濃度、NLR、Scr 和 Lac 后,OR 值分別為 3.084(95% CI 1.230, 7.734)和 4.693(95% CI 1.408, 15.645)。單次灌腸的患者在病例組和對照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 不同年齡亞組分析:在 18 - 44 歲年齡亞組中,灌腸 1 次、2 次和≥3 次與神經系統損傷的 OR 值均無統計學顯著差異。在 45 - 59 歲年齡亞組中,調整相關變量后,灌腸≥3 次與敵草快中毒腦損傷的風險增加相關,調整后的 OR 為 12.952(95% CI 1.368, 122.620)。在 60 歲及以上年齡亞組中,調整變量后,灌腸 2 次和≥3 次與神經系統損傷的 OR 值分別為 10.184(95% CI 1.475, 70.328)和 14.982(95% CI 1.765, 127.160)。
研究結論與討論
該研究是首次評估灌腸與敵草快所致神經系統損傷關聯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灌腸可能增加敵草快中毒患者神經系統損傷的風險,尤其是 60 歲以上的患者。灌腸次數越多,風險越高,這可能與灌腸導致腸道微生物群失調,通過腦腸軸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有關。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系統退化、腦血管完整性下降、腸道黏膜防御功能減弱等因素,對灌腸后敵草快所致神經系統損傷的易感性更高。
這項研究為臨床治療敵草快中毒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盡管灌腸是緩解敵草快毒性的治療手段之一,但在應用時需進行全面的風險效益分析,權衡其治療效果與潛在的神經毒性風險,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未來需要進一步開展前瞻性研究,以驗證這些發現,并深入探討灌腸影響敵草快中毒神經系統損傷的具體機制,為制定更安全、有效的臨床治療指南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