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organic Chemistry》:Design of antinociceptive peptide by grafting domains between scorpion β-neurotoxins
編輯推薦:
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VGSC)與神經病理性、炎癥性疼痛等相關,其亞型 hNaV1.7 參與痛覺編碼。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方法,將非致死性 CeII8 毒素氨基酸嫁接到 rCssII-RCR,構建 rCssII-Del-D23A-TCD。該肽在疼痛模型中具鎮痛活性,效果堪比 DAMGO,為鎮痛藥物開發提供新方向。
在疼痛治療的探索中,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作為關鍵分子靶點備受關注。這類通道在可興奮細胞中負責鈉離子的跨膜運輸,其功能異常會引發多種通道病,如神經病理性疼痛和炎癥性疼痛等。蝎、蜘蛛等 venomous animals 的毒液肽因能調節 VGSC,成為潛在的鎮痛藥物先導分子。其中,蝎尾神經毒素(β-neurotoxins)是一類含 60-80 個氨基酸、由 4 對二硫鍵穩定的肽類,通過結合 VGSC 的受體位點 4(site 4)改變通道動力學,產生抑制(降低最大峰值電流)或興奮(將通道激活電位向更負方向偏移)效應。然而,多數致死性蝎尾神經毒素主要靶向 Nav1.1、Nav1.2 等與痛覺關聯較弱的 VGSC 亞型,而特異性作用于與痛覺編碼和處理相關的 hNaV1.7、hNaV1.8 等亞型的毒素報道較少。例如,致死性毒素 CssII 主要結合 hNav1.6 的 site 4,而非致死性毒素 CeII8 可與 hNaV1.7 相互作用,但其獨特結構(N 端氨基酸缺失、C 端無羧基化且含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是否能用于改造現有毒素、開發低毒高效的鎮痛藥物,成為亟待探索的科學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來自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UNAM)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創新研究。他們基于非致死性 CeII8 毒素的結構特征,利用計算方法,對重組神經毒素 rCssII-RCR 進行結構域嫁接和氨基酸改造,成功構建了一種名為 rCssII-Del-D23A-TCD 的嵌合肽,并在炎癥性和神經病理性疼痛模型中驗證其鎮痛活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Bioorganic Chemistry》,為靶向 VGSC 的鎮痛藥物開發提供了新策略和實驗依據。
研究人員主要采用了以下關鍵技術方法:
- 同源建模與分子動力學模擬:利用已有的 hNaV1.6 site 4 和 nCssII、rCssII、rCssII-RCR 結構模型,結合 hNaV1.7(PDB ID:6j8j)的晶體結構(選取 site 4 區域 746-866 和 1316-1466),通過 Modeller 軟件對未解析的 S3-S4 連接環(827-830)進行建模,以最低 DOPE 分數篩選最佳模型,分析毒素與通道的相互作用機制。
- 靜電勢圖分析:通過計算 nCssII、rCssII、rCssII-RCR 和 nCeII8 的靜電勢圖,揭示毒素 C 端電荷分布與 VGSC 相互作用的關聯性,為結構改造提供理論依據。
同源建模和分子動力學
研究構建了 hNaV1.7 site 4 的三維結構模型,重點關注毒素與通道的結合區域。結果顯示,蝎尾神經毒素的 N 端和 C 端殘基直接參與 site 4 的結合,其中 C 端朝向結構域 III 的細胞外成孔殘基,提示 C 端結構對結合特異性和活性至關重要。
靜電勢圖分析
靜電勢圖顯示,所有毒素模型的 C 端均存在顯著電荷表面。此前研究表明,nCssII 和 rCssII-RCR 因 C 端呈電中性,對 hNav1.6 具有活性;而 rCssII 因 C 端電荷差異活性較低。nCeII8 的 C 端酸性氨基酸(Asp)形成的負電荷區域,可能是其特異性結合 hNaV1.7 的關鍵因素。
討論
通過在 rCssII-RCR 的 C 端引入 nCeII8 的酸性氨基酸序列(TCD 三聯體),嵌合肽 rCssII-Del-D23A-TCD 不僅消除了顱內注射的毒性,還在鞘內注射時表現出選擇性鎮痛活性。機制上,C 端負電荷增強了與 hNaV1.7 帶正電區域的靜電相互作用,從而特異性抑制痛覺信號傳導,而對其他 VGSC 亞型影響較小,降低了全身毒性風險。
結論
本研究首次通過嫁接非致死性蝎尾神經毒素 CeII8 的結構域,成功改造致死性毒素 CssII 的重組變體,獲得具顯著鎮痛活性的嵌合肽 rCssII-Del-D23A-TCD。其鎮痛效果與 μ- 阿片受體激動劑 DAMGO 相當,但作用機制不同,為開發非阿片類、高選擇性的新型鎮痛藥物提供了有效策略。研究中建立的同源建模 - 分子動力學 - 靜電勢分析聯用的方法學,可推廣至其他毒素改造和藥物設計領域,為靶向 VGSC 的疼痛治療開辟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