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縮側索硬化皮層運動功能的縱向評估

《Scientific Reports》: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cortical motor function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6日 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編輯推薦:

  為探討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患者運動皮層功能變化軌跡,研究人員對 52 例 ALS 患者開展超 12 個月的系列經顱磁刺激(TMS)評估。發現患者皮層運動功能進行性異常,短間隔皮層內抑制(SICI)隨時間顯著下降, dominant hemisphere 變化更顯著,為 ALS 診斷及療效監測提供新方向。

  
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種致命的運動神經元退行性疾病,患者會逐漸出現肌肉無力、萎縮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目前其確切病理機制尚不清楚。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皮層運動網絡的過度興奮與 ALS 的病理過程密切相關,例如谷氨酸介導的興奮性毒性可能導致脊髓和延髓運動神經元的跨突觸退化,還可能引發 TDP-43(Transactivase response DNA binding protein-43)在上下運動神經元區的異常聚集。雖然短間隔皮層內抑制(short 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SICI)作為評估 ALS 運動皮層功能最敏感的參數,已被用于輔助診斷,但關于其隨疾病進展的動態變化規律卻知之甚少,尤其是初始評估時 SICI 值正常的患者在病程中是否會發展為皮層過度興奮也尚不明確。因此,深入探究 ALS 患者皮層運動功能的縱向變化,對于揭示疾病進展機制、優化診斷策略以及評估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Neuroscience Research Australia、新南威爾士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展了相關研究,旨在通過縱向評估 ALS 患者的皮層運動功能,明確 SICI 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及其與疾病進展的關系。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人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了 52 例符合 Gold Coast 標準的 ALS 患者(69.2% 為肢體起病,47.2% 右側起。,對其進行超 12 個月的隨訪。研究運用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術中的閾值跟蹤法,記錄拇短展。╝bductor pollicis brevis, APB)的運動誘發電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以評估皮層運動功能,重點分析 SICI 參數。同時,收集患者的人口學信息、臨床變量(如 ALSFRS-R 評分評估功能殘疾程度,ECAS 和 ACE-III 量表評估認知功能),并與健康對照組進行對比。

皮層運動功能基線差異


與年齡匹配的健康對照組相比,ALS 患者基線時的平均 SICI 值顯著降低(健康對照組 10.6% vs ALS 患者 6.3%, p=0.004),表明 ALS 患者在疾病早期已存在皮層運動功能異常。

皮層功能隨疾病進展的變化


縱向分析顯示,ALS 患者的平均 SICI 值隨時間推移顯著下降。與初始評估相比,12 個月后平均 SICI 值顯著降低(β=-6.9, p=0.004),且 6 個月時已出現明顯下降(β=-3.2, p=0.02)。盡管肢體起病和延髓起病患者的 SICI 均呈下降趨勢,但起病部位對平均 SICI 的變化無顯著主效應(p=0.78)。

半球差異與臨床異常比例


Dominant hemisphere 的 SICI 變化更為顯著,隨著疾病進展,SICI 值 < 5.5%(臨床異常閾值)的患者比例從基線的 42.6% 增至 12 個月后的 92.6%,增幅達 50%;而非 dominant hemisphere 的異常比例變化無統計學意義(從 61.5% 增至 76.9%, p=0.112)。這提示 dominant hemisphere 對皮層功能異常更為敏感,可能與肢體優勢及皮層運動網絡的解剖結構有關。

研究表明,ALS 患者的皮層運動功能呈現進行性異常,SICI 的持續下降與疾病進展密切相關。SICI 不僅可作為診斷生物標志物,其下降速率還可能反映疾病進展速度,為監測治療干預效果提供潛在指標。例如,盡管 Riluzole 作為谷氨酸拮抗劑可短暫改善 SICI,但本研究中患者持續用藥情況下仍觀察到 SICI 進行性下降,提示需探索靶向皮層抑制性通路的新療法。此外,dominant hemisphere 的優先受累與臨床癥狀的不對稱性一致,為 ALS 的病理機制提供了電生理證據,也強調了在臨床評估中關注優勢半球的重要性。

該研究首次通過長期縱向數據證實了 ALS 患者皮層過度興奮的動態演變過程,填補了 SICI 在疾病進展監測中的空白。研究結果不僅支持將 SICI 納入 ALS 的縱向評估體系,還為開發基于皮層功能的個性化治療策略提供了理論依據。未來研究可進一步結合神經絲輕鏈(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NFL)、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等生物標志物,深入解析皮層功能異常與神經元損傷的關系,并探索多參數聯合評估在 ALS 診療中的應用價值。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