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基于1H NMR代謝組學的缺血性腦卒中肥胖悖論機制及生物標志物探索
《Molecular Neurobiology》:Metabolomic Profiling in Ischemic Stroke: Unraveling the Influence of Obesity and Identifying Potential Biomarkers Using 1H NMR Spectroscopy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16日 來源:Molecular Neurobiology 4.6
編輯推薦:
為解決缺血性腦卒中(IS)病因復雜、診斷標志物稀缺及肥胖悖論機制不明等問題,研究人員采用1H NMR代謝組學技術分析68例血漿樣本。研究發現肥胖對代謝物無顯著影響(BMI指標或存局限),但揭示IS患者存在30種代謝物異常,涉及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等通路,為IS機制解析和早期診斷提供新視角。
缺血性腦卒中(IS)正成為病因撲朔迷離、診療手段匱乏的重大社會健康難題,而肥胖作為現代社會的另一健康隱患,雖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卒中風險因素相關,卻表現出令人費解的"肥胖悖論"現象——部分肥胖卒中患者竟呈現更好的預后表現。這項研究通過采集36名健康對照者和32名IS患者的血漿樣本,并進一步區分肥胖與非肥胖亞組,運用基于質子核磁共振(1H NMR)的定量代謝組學技術展開深入探索。
研究結果顯示,肥胖狀態本身對代謝譜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提示單純依賴體重指數(BMI)評估肥胖可能存在偏差,腰臀比、腰圍等參數或許能提供更全面評估。更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對卒中的影響很可能通過代謝健康這一中介變量實現,而非直接致病。在IS患者中,研究人員捕捉到約30種發生顯著波動的代謝物,這些異常主要聚集在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脂質代謝及葉酸缺乏等關鍵通路。這些發現不僅為破解IS發病機制提供新線索,更為開發快速診斷方法和精準治療策略奠定理論基礎。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