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MicroRNA-669f-5p通過靶向脫氧胞苷磷酸脫氨酶調控TLR2/4-MyD88-NF-κB通路介導七氟醚誘發老年小鼠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研究
《Brain Research Bulletin》:MicroRNA-669f-5p targeting deoxycytidinephosphate deaminase contributes to sevoflurane-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aged mice via the TLR2/4–MyD88–NF-κB pathway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15日 來源:Brain Research Bulletin 3.5
編輯推薦:
針對七氟醚麻醉誘發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的臨床難題,研究人員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鎖定miR-669f-5p/Dctd軸,結合動物實驗和細胞模型揭示其通過TLR2/4-MyD88-NF-κB通路調控神經元凋亡與增殖的分子機制,為麻醉相關認知障礙提供新型治療靶點。
論文解讀
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老齡化加劇,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已成為困擾外科醫學的重要臨床問題。七氟醚作為常用吸入麻醉劑,雖具有誘導平穩、蘇醒快速等優點,但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老年患者接受七氟醚麻醉后POCD發生率顯著升高,部分病例癥狀可持續6個月以上。這種以學習記憶障礙為特征的并發癥,不僅延緩康復進程,更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盡管既往研究提示microRNAs可能參與麻醉神經毒性調控,但miR-669f-5p這一在阿爾茨海默病模型中具有同源異構體(miR-669f-3p)的分子,其在POCD中的作用機制仍是未解之謎。
研究設計與方法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團隊通過生物信息學篩選GEO數據庫GSE95070數據集,鎖定海馬組織差異表達的miR-669f-5p。研究采用18月齡C57BL/6小鼠建立七氟醚暴露模型,通過Morris水迷宮評估空間認知功能;結合HT22海馬神經元細胞系,運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驗證miR-669f-5p與靶基因Dctd的相互作用;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和免疫熒光檢測TLR2/4-MyD88-NF-κB通路蛋白表達;通過TUNEL染色和CCK-8實驗分別評估細胞凋亡與增殖。
研究結果
miR-669f-5p在七氟醚誘導認知障礙中的作用
行為學實驗顯示,七氟醚暴露組老年小鼠逃避潛伏期延長2.3倍,目標象限停留時間減少61%,而miR-669f-5p拮抗劑可顯著逆轉這些異常。值得注意的是,miR-669f-5p模擬物未加重認知損傷,提示其調控存在閾值效應。
Dctd作為miR-669f-5p的直接靶點
多數據庫聯合預測發現Dctd、Elemod和CLEC2L三個候選靶標。實驗驗證顯示miR-669f-5p模擬物使Dctd mRNA表達降低68%,雙熒光素酶報告系統證實兩者存在3'-UTR區直接結合。這種調控具有特異性,突變結合位點后熒光素酶活性恢復至對照組水平。
Dctd過表達對神經元功能的挽救效應
在HT22細胞中,Dctd過表達使七氟醚誘導的凋亡率從34.7%降至12.5%,細胞增殖活性提升1.8倍。關鍵的是,這種保護作用伴隨TLR4蛋白表達量下降42%,表明Dctd可能通過調控先天免疫通路發揮作用。
TLR2/4-MyD88-NF-κB通路的樞紐作用
KEGG富集分析揭示該通路在POCD中顯著激活。動物實驗顯示,Dctd過表達組小鼠海馬NF-κB mRNA表達較七氟醚組降低57%,免疫熒光顯示DG區MyD88熒光強度減弱3.2倍,證實該通路是miR-669f-5p/Dctd軸的下游效應器。
研究意義與展望
該研究首次闡明miR-669f-5p/Dctd/TLR2/4軸在七氟醚神經毒性中的調控機制,為臨床防治POCD提供新思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Dctd作為核苷酸代謝關鍵酶,其與神經炎癥通路的串擾(crosstalk)為理解代謝-免疫交互作用開辟了新視角。研究局限性在于未探討Dctd抑制劑(如吉西他濱)對認知的影響,這將是未來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方向。團隊建議后續可探索基于腺相關病毒(AAV)的靶向干預策略,并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驗證生物標志物的預測價值。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