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黃酮類化合物: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潛在 Aβ 纖維解聚劑

《Brain Disorders》:Computational Discovery of Plant-Derived Flavonoids as Potential Amyloid-β Fibril Disaggregating Agen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3日 來源:Brain Disorders

編輯推薦:

  為解決阿爾茨海默。ˋD)治療難題,研究人員開展從植物源黃酮類化合物中尋找潛在淀粉樣 β(Aβ)纖維解聚分子的研究。結果發現 5 種黃酮類化合物與 Aβ(1 - 42)纖維結合能力強,復合物穩定。該研究為 AD 治療提供新方向。

  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令人談之色變的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它就像大腦中的 “橡皮擦”,悄無聲息地抹去患者的記憶、語言和行為能力,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AD 的治療仍是醫學領域的一大難題,尚無有效的治愈方法。其主要病因被認為是大腦細胞內外異常的蛋白質積累,尤其是淀粉樣 β(Amyloid-β,Aβ)蛋白的異常聚集。Aβ 單體在多種因素作用下,會逐漸聚集形成具有神經毒性的 Aβ 纖維,這些纖維進一步堆積形成斑塊,如同大腦中的 “毒瘤”,持續破壞細胞功能,引發一系列神經退行性病變。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尋找治療 AD 的新希望,來自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具體單位未明確)展開了一項意義重大的研究。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植物源黃酮類化合物,希望從中找到能夠有效解聚 Aβ 纖維的潛在分子。最終,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發現了 5 種具有潛力的黃酮類化合物,為 AD 的治療開辟了新的方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Brain Disorders》雜志上,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研究人員為了開展此項研究,主要運用了以下關鍵技術方法:首先,從多個數據庫中選取了 500 種植物源黃酮類化合物作為研究對象。接著,利用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中的分子對接技術,模擬黃酮類化合物與 Aβ 纖維的結合情況,篩選出具有高結合潛力的分子。然后,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MD Simulation)研究這些化合物與 Aβ 纖維形成的復合物的穩定性。此外,還運用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對化合物的電子結構進行分析,評估其化學活性和穩定性。

下面詳細介紹研究結果:

  • 結合位點鑒定:利用 PrankWeb 工具在 Aβ(1 - 42)纖維的三維結構中鑒定出 10 個潛在結合位點,這些位點在后續的分子對接研究中起著關鍵作用。研究人員通過特定方法創建受體網格,提高了配體姿態評分的準確性。
  • 活性分子篩選及結構分析:從 500 種分子中篩選出 125 種具有血腦屏障穿越能力的黃酮類化合物進行分子對接研究。結果顯示,有 5 種分子(prenylmethoxy flavonol、isopentenyl flavonol、7,3′ - Dihydroxyflavone、7 - Hydroxy - 5 - methyl - 4′ - methoxyflavone、8 - hydroxy - 7 - methoxyflavone)與 Aβ 纖維的結合能與標準藥物多奈哌齊(Donepezil)接近,展現出較強的結合親和力和潛在的解聚能力。
  • 分子作用機制分析:Aβ 肽的錯誤折疊傾向導致有毒的寡聚體和纖維形成,引發 AD 病理。而黃酮類化合物作為天然抗氧化劑,能夠與 Aβ 肽結合,阻止 β - 折疊的形成并促使肽解聚。通過分析發現,這 5 種化合物與 Aβ 纖維形成了多種相互作用,如氫鍵和疏水相互作用。以 prenylmethoxy flavonol 為例,它與關鍵殘基形成了 4 個強氫鍵;isopentenyl flavonol 則通過疏水相互作用和氫鍵穩定結合在纖維核心。
  • 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MD 模擬結果表明,這 5 種化合物與 Aβ 纖維形成的復合物在模擬過程中保持相對穩定。例如,amyloid - β fibrils - prenylmethoxy flavonol 復合物的蛋白質均方根偏差(Root - Mean - Square Deviation,RMSD)值在 4.8 - 7.1 ? 之間,配體 RMSD 值在 12.5 - 18.2 ? 之間,證實了復合物的穩定性。
  • DFT 研究:通過 FMO 分析化合物的電子參數發現,8 - hydroxy - 7 - methoxyflavone 的能隙(ΔE)最小,為 2.665 eV,表明其化學活性高,電荷轉移性能好;Isopentenyl flavonol(ΔE = 2.687 eV)和 Prenylmethoxy flavonol(ΔE = 2.750 eV)也具有較好的反應活性。

研究結論和討論部分指出,該研究成功運用多種分子建模工具,從植物源黃酮類化合物中預測出了潛在的 Aβ 纖維解聚劑。這 5 種黃酮類化合物不僅在分子對接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結合能力,而且在 MD 模擬和 DFT 分析中也展現出較高的穩定性和活性。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僅通過計算方法進行研究,無法完全重現生物系統的復雜性,還需要進一步開展體外(in vitro)和體內(in vivo)實驗進行驗證。但這項研究為 AD 治療藥物的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望在未來推動 AD 治療領域取得新的突破,為眾多 AD 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