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洋雙殼貝類的 “雙重危機”:釓與微塑料聯合暴露的毒性效應

《Aquatic Toxicology》:Breaking New Ground: Gadolinium and Microplastics co-exposure and biochemical alterations in marine clam Donax trunculu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3日 來源:Aquatic Toxicology 4.1

編輯推薦:

  在水生環境中,微塑料(MPs)與釓(Gd)污染問題日益凸顯。為探究二者聯合毒性,研究人員以海洋蛤蜊(Donax trunculus)為對象開展研究。結果表明,MPs 會影響 Gd 濃度,混合暴露毒性更強。該研究為評估污染物危害提供依據。

  在當今時代,海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污染挑戰。每年,大量的塑料垃圾涌入海洋,其中微塑料(MPs,1μm - 5mm 大小的塑料顆粒)因其微小尺寸,能被眾多海洋生物誤食,對海洋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與此同時,釓(Gd)作為一種稀土元素,在醫療和科技領域廣泛應用后,也隨著廢水排放等途徑進入水生環境。此前,雖然對單一的 MPs 或 Gd 對生物體的毒性已有不少研究,但二者聯合起來會對海洋生物產生怎樣的影響,卻鮮有人知。為了填補這一知識空白,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極具意義的研究,其成果發表在《Aquatic Toxicology》上。
研究人員選取了地中海楔形蛤蜊(Donax trunculus)作為實驗對象。實驗前,先將采集來的蛤蜊在實驗室中進行為期一周的凈化和適應環境處理,確保實驗結果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實驗設置了多個處理組,包括對照組(無污染物)、不同濃度的 MPs 組(0.1μg/L 和 100μg/L)、Gd 組(500μg/L)以及二者的混合組(0.1MPs + 500Gd μg/L、100MPs + 500Gd μg/L)。在 14 天的暴露實驗期間,每周更換一次水,以維持實驗條件穩定,并定期采集蛤蜊樣本和水樣進行后續分析。研究用到的主要關鍵技術方法包括: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 - MS)測定水樣和蛤蜊組織中的 Gd 濃度;運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 - IR)分析確認 MPs 的聚合物組成;通過一系列生化分析方法,如測定電子傳遞系統(ETS)活性、糖原(GLY)和蛋白質(PROT)含量等,評估蛤蜊的代謝能力和能量儲備,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解毒酶活性、脂質過氧化水平和神經毒性等指標。

研究結果


  1. MPs 和 Gd 在海水及蛤蜊組織中的濃度:實驗發現,單獨 Gd 處理時,海水中 Gd 的測量濃度與名義濃度相近;但在混合處理組中,Gd 濃度顯著下降,且 MPs 濃度越高,Gd 濃度下降越明顯。在蛤蜊組織中,單獨 Gd 處理時蛤蜊積累的 Gd 較多,混合處理組中,0.1μg/L MPs + 500μg/L Gd 處理的蛤蜊積累的 Gd 比 100μg/L MPs + 500μg/L Gd 處理的更多。同時,研究證實蛤蜊能夠攝入 MPs,且較高濃度 MPs 處理組的蛤蜊攝入的 MPs 數量更多。
  2. 生物學響應:生化參數
    • 代謝能力和能量儲備:暴露第 1 周,所有處理組蛤蜊的 ETS 活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但第 2 周時,100μg/L MPs 處理組的 ETS 活性下降,而 500μg/L Gd 及混合處理組的 ETS 活性上升。PROT 含量在混合處理組中顯著增加,而 MPs 處理組在第 2 周時 PROT 含量下降。GLY 含量在不同處理組和不同時間呈現不同變化趨勢,Gd 處理組 GLY 含量較高,而 MPs 處理組及混合處理組中 GLY 含量相對較低,且在高濃度 MPs 處理下,第 2 周 GLY 含量比第 1 周更低。
    • 抗氧化能力:MPs 處理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總抗氧化能力(TAC)下降,而 Gd 處理組及混合處理組的 SOD 活性和 TAC 上升,尤其在混合處理組中變化更為明顯。不過,在 100MPs + 500Gd 混合處理組中,SOD 活性在第 2 周有所下降。
    • 解毒機制:羧酸酯酶(CbEs)活性在 MPs 和 Gd 單獨處理時均顯著升高,但混合處理時無明顯變化。谷胱甘肽 S - 轉移酶(GSTs)活性在 100μg/L MPs 處理組中下降,在 Gd 及混合處理組中上升,不過第 2 周時,100μg/L MPs、500μg/L Gd 及混合處理組的 GSTs 活性均下降。
    • 脂質過氧化水平:0.1μg/L MPs 和 500μg/L Gd 處理組的脂質過氧化(LPO)水平低于對照組,100μg/L MPs 及混合處理組的 LPO 水平與對照組相似或更高。
    • 神經毒性:Gd 處理組和混合處理組的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性下降,表明這些處理對蛤蜊的神經毒性有一定影響,而 MPs 處理組對 AChE 活性影響不明顯。

  3. 多變量分析:主坐標分析(PCO)顯示,PCO1 能解釋 49.9% 的總變異,可區分 MPs 處理組、對照組與混合處理組、Gd 處理組;PCO2 能解釋 29.5% 的總變異,可區分 Gd 處理組、MPs 第 1 周處理組與混合處理組、對照組、MPs 第 2 周處理組。

研究結論與討論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MPs 的存在顯著影響了水體中 Gd 的濃度,二者在水體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產生拮抗效應,降低了 Gd 在水體中的污染程度。然而,蛤蜊在實驗過程中持續積累 Gd,盡管 MPs 積累量較少,但二者混合暴露仍使蛤蜊受到更嚴重的氧化應激。單獨的 MPs 和 Gd 引發的氧化應激反應截然不同,MPs 大多表現為無顯著影響或抑制作用,而 Gd 則會增加氧化應激。在聯合暴露時,Gd 的毒性更強,MPs 起到了載體作用,增強了氧化應激效應?傮w而言,混合處理組對蛤蜊造成的毒性最強,毒性順序為:0.1MPs μg/L ≈ 100MPs μg/L < 500Gd μg/L < 0.1MPs μg/L + 500Gd μg/L < 100MPs μg/L + 500Gd μg/L。此外,不同處理組在不同時間的生化響應存在差異,反映出蛤蜊對不同污染物和暴露時間的適應和應激策略不同。

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它首次揭示了 MPs 和 Gd 聯合暴露對海洋雙殼貝類的毒性效應,為評估這兩種污染物在水生生態系統中的危害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研究結果也提示我們,在評估環境污染物的風險時,不能僅考慮單一污染物的影響,還需關注多種污染物的聯合作用。未來,仍需進一步研究 MPs 和 Gd 在生態系統中的相互作用機制,以及它們對更廣泛生物種類和生態過程的影響,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提供更全面的科學支持。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