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短裸甲藻毒素的毒性、代謝及分析方法研究進展

《Russian Journal of Marine Biology》:Phycotoxins of Dinoflagellate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3日 來源:Russian Journal of Marine Biology 0.5

編輯推薦:

  這篇綜述聚焦短裸甲藻毒素(BTX),介紹其理化性質、毒性,探討在生物體內代謝及對人體危害,梳理檢測分析方法,如小鼠生物法、細胞毒性法、免疫分析法等,為了解 BTX、防控相關風險及后續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短裸甲藻毒素的多維度探究
改用對話直接回答
AI 寫作助手
4 個參考來源
復制
下載
分享
1. 引言
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作為一種在海洋生態中具有顯著影響的聚醚類脂溶性藻類毒素,引發了廣泛關注。其來源主要為雙鞭甲藻(Karenia bravisbrevis),且在其他藻類如劇毒岡比甲藻(Gambierdiscums toxincus)、褐胞藻(Chattonella)等中也有產生。BTX 不僅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構成威脅,還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如導致神經性貝類中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NSP)。因此,深入了解 BTX 的特性、代謝途徑以及檢測方法,對于海洋生態保護和人類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2. 理化特性
2.1 化學性質
BTX 具熱穩定性,在 300℃時仍保持穩定,這一特性使得其在環境中難以通過常規加熱方式消除。它易溶解于甲醇、乙醚等非極性有機試劑,卻難溶于中性及酸性水溶液,可溶于 1% NaOH 溶液和二硫化碳、氯仿、苯、丙酮、乙醇等有機溶劑。在墨西哥灣貝類中,BTX 代謝產物最初通過對東方牡蠣(Crassostreavirginica)組織提取物和水華水體進行分離發現。在東方牡蠣中,游離的 PbTx-2 主要發生代謝,而游離的 PbTx-3 則多以原有形態蓄積。鑒定出的 PbTx-2 主要代謝產物包括還原產物 PbTx-3、半胱氨酸硫氧化物結合物 BTX-B2 以及 S - 脫氧 - BTX-B2,其中 S - 脫氧 - BTX-B2 可穩定氧化成 BTX-B2,用于貝類的檢測和定量鑒定。從穩定性與構型關系看,A 型毒素較 B 型穩定,在干燥狀態或有機溶劑內,A 型毒素結構完整不變。pH 值對其穩定性影響顯著,當 pH<2 或> 10 時,可加速 A 型毒素分解,在 0.1mol/L NaOH 水溶液中,毒素可因 A 環內酯的皂化而滅活,臭氧分解或在氯水中也會影響其活性。在東方牡蠣中,BTX 代謝物的消除率與極性和疏水性并非完全一致,PbTx-1 和 PbTx-2 的半胱氨酸結合物極性最強且持續最久。推測 PbTx-1 和 PbTx-2 與半胱氨酸蛋白部分結合,使半胱氨酸 - BTX 通過蛋白水解作用緩慢釋放,游離半胱氨酸或含肽段半胱氨酸(如谷胱甘肽)也可與之結合,貝類組織中半胱氨酸結合物最初的快速消除可能源于游離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結合物的分解。
2.2 分子結構
BTX 毒素基本結構由 10 到 11 個環狀結構構成大環多醚類物質,根據結構骨架分為 A 型(BTX-A,即 PbTx-A)和 B 型(BTX-B,即 PbTx-B),也稱為 1 型和 2 型,這兩種基本結構分別于 1981 年和 1987 年確定,其他組分由這兩類衍生而來。貝類中的 BTX 代謝物 A 型和 B 型骨架結構的內酯環(A 環)可通過水解形成,包括 PbTx-1 和 PbTx-2 的半胱氨酸結合物形成的開環 A 環,且 A 型 BTX 代謝產物的內酯環比 B 型更易水解。將 7 個化合物空間結構疊加發現,末端 4 個環可重合,從倒數第五個環開始分子骨架彎曲,A 型彎曲小近似直線型,B 型向上彎曲大,這與生物活性對應,A 型活性高更適宜與受體結合。此外,A 型與 B 型中段不飽和環與端部烯鍵距離不同,A 型的 E、F 不飽和環與 A 環及另一端 R 烯鍵距離相近,推測 A 型中段不飽和環位置更利于與受體正電中心結合,而 B 型的 H 環偏離中心位置,導致與受體結合時活性下降。
3. 毒性
3.1 對動物體毒性
BTX-2(B 型)是渦鞭毛藻產生最多的 BTX 毒素,其在貝類等生物體內代謝產物眾多,消費者食用受污染貝類和魚類中毒主要由這些代謝產物引起。BTX 主要蓄積在東方牡蠣、文蛤、峨螺、海扇、綠殼貽貝等貝類中,貝類可通過攝食短裸甲藻細胞或從水中直接吸收 BTX 并快速蓄積,牡蠣中的短裸甲藻水平能反映水華進展和強度。1992 - 1993 年新西蘭爆發的 NSP 是 BTX 代謝的首次報道,隨后美國在墨西哥灣短裸甲藻水華接觸的貝類中發現大范圍 BTX 代謝,且在多種貝類中具有特征性。BTX-2 和 BTX-3 的小鼠急性毒性試驗顯示,24h 半致死劑量分別為 200mg/kg b.w. 和 170mg/kg b.w.。小鼠腹腔注射不同 BTX 代謝物表現出不同毒性,如 BTX-B3 在 300mg/kg b.w. 時無毒,BTX-B4 和 BTX-B5 最小致死劑量分別為 100 和 300 - 500mg/kg b.w.。致死劑量毒素使小鼠 15min 后不動、呼吸麻痹、眼球突出、彈動后腿,亞致死劑量則造成腹式呼吸速率先升后降、四肢癱瘓,3 - 5h 后運動能力恢復。靜脈注射給藥小鼠立即死亡,而口服給藥半致死劑量只有 BTX-2(6600mg/kg b.w.)和 BTX-3(520mg/kg b.w.)的,口服 5h 后才出現死亡,且 BTX-2 口服毒性效力比 BTX-3 低一個數量級以上,主要是吸收率不同導致,而非 BTX-2 肝臟首過代謝。
3.2 對人體毒性
人類接觸短裸甲藻毒素主要有三個途徑。在赤潮期間,沿海形成的氣霧中雜有此毒素,人類吸入后可導致哮喘樣發作,類似毒蕈堿受體興奮癥狀;食用被污染的海鮮會引發 “神經性貝中毒”,癥狀類似 CTX 中毒,有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癥狀;皮膚接觸含毒素海水,會使皮膚及粘膜出現刺癢和水皰等表現。盡管尚無中毒死亡報道,但該毒素可致呼吸衰竭或心室纖顫,對人類潛在致死性不容忽視。發生 NSP 中毒地區,致毒貝類中 BTX 毒素濃度以 1MU 相當于 4μg BTX-2 計,從 880 至 49000μgBTX-2/kg b.w. 不等,魚肉中 BTX 毒素(以 BTX-3 為標準)濃度從 580 至 6000μgBTX-3/kg b.w.。
4. 檢測分析方法
4.1 小鼠生物法
小鼠生物法作為傳統檢測方法,將含有 BTX 的樣品注射到小鼠體內,通過觀察小鼠的中毒癥狀和死亡時間來判斷樣品中是否含有 BTX 以及其大致含量。然而,該方法存在諸多局限性,如需要使用大量實驗動物,實驗過程受動物個體差異影響較大,且檢測靈敏度相對較低,難以準確檢測低濃度的 BTX。
4.2 細胞毒性法
細胞毒性法利用 BTX 對特定細胞的毒性作用,通過檢測細胞的形態變化、代謝活性改變等指標來評估 BTX 含量。與小鼠生物法相比,細胞毒性法具有實驗周期短、成本較低的優勢,還能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但該方法對實驗條件要求較為嚴格,細胞培養過程易受外界因素干擾,不同細胞系對 BTX 的敏感性存在差異,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4.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基于抗原 - 抗體特異性結合原理,利用針對 BTX 制備的特異性抗體來檢測樣品中的 BTX。其中,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應用較為廣泛,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操作相對簡便等優點,可實現批量檢測。不過,該方法需要高質量的抗體,抗體的制備過程復雜且成本較高,同時存在交叉反應的可能性,可能導致假陽性結果。
4.4 儀器分析法
儀器分析法借助先進的分析儀器,如高效液相色譜 - 質譜聯用儀(HPLC - MS/MS)、氣相色譜 - 質譜聯用儀(GC - MS)等,能夠對 BTX 進行精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這些儀器具有高分辨率、高靈敏度的特點,可準確檢測出樣品中多種 BTX 及其代謝產物的含量。但儀器設備昂貴,維護成本高,對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要求也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實驗室的普及應用。
5. 結論
短裸甲藻毒素因其獨特的理化性質、復雜的代謝途徑和顯著的毒性,對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深入研究 BTX 的分子結構與毒性關系,有助于揭示其作用機制,為開發更有效的解毒方法和預防措施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不斷優化和創新 BTX 的檢測分析方法,提高檢測的準確性、靈敏度和便捷性,對于及時監測海洋環境中的 BTX 污染、保障海產品安全至關重要。未來,還需加強對 BTX 產生的生態環境因素的研究,從源頭控制短裸甲藻的爆發,降低 BTX 對生態和人類的危害。
撰寫任何內容...
自由編輯文檔
AI 改寫
素(Brevetoxin,BTX)作為一
你可以自由編輯文檔,也可以選中文本進行 AI 改寫,讓創作更快捷高效。
1/3

希望以上內容能滿足你的需求。若你對某部分內容還有更具體的修改意見,如對某種檢測方法的描述想要更詳細,或者對 BTX 在某類生物體內的代謝過程有疑問,都可以隨時告訴我。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