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食物強化和飽腹感的營養檢測途徑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Nutrient detection pathways for food reinforcement and satiation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12日 來源: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4.8

編輯推薦:

  本文綜述了腸道對大量營養素的檢測機制,以及這些信號如何傳遞到大腦調節進食行為。探討了促進食物強化 / 食欲(Food Reinforcement/Appetition)和飽腹感(Satiation)的共同機制,指出研究空白,為后續研究提供方向。

  

引言


人體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充足的營養。為了獲取營養,機體擁有一套復雜的系統,能產生尋找和攝取食物的驅動力,并在攝入足夠營養時停止進食。1947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給饑餓的大鼠喂食不同含量不可消化纖維的食物,其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一致,而非食物體積,這表明動物至少部分依據熱量需求來決定進食量。而且,動物會維持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膳食營養素的合理攝入比例,某些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缺乏會影響食欲,由此可推斷動物體內存在檢測營養素的內部感官。

1949 年的 “假飼” 實驗表明,進食終止依賴腸道信號。假飼的狗(食物在進入胃前就被引流出去)比正常狗進食量更大、攝入營養素更多。腸道信號不僅對控制進食終止很重要,還能幫助動物了解哪些食物含有營養素,從而強化未來對這些食物的攝取。1968 年的風味 - 營養素學習實驗中,將兩種新的無營養風味分別與胃內輸注的營養或無營養溶液配對,大鼠對與營養素配對的風味表現出明顯但短暫的偏好,這說明進食后的信號會給與營養素相關的風味賦予積極價值。此后,眾多實驗室重復了該實驗,發現與胃腸道(GI)輸注的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質配對的風味 / 味道,通過不同訓練程序能使動物產生強烈偏好。

本文將探討當前關于腸道中大量營養素檢測的研究進展,以及這些信號如何傳遞到大腦以調節進食行為。同時,還會闡述腸道 - 大腦信號在促進食物強化 / 食欲(刺激食物攝入)和飽腹感(終止進食)方面的已知和未知信息,為進一步明確這些過程的機制提供方向。

大量營養素受體和轉運蛋白及其在進食行為中的作用


通常,攝入的食物會先分解為最簡單的成分,身體才開始檢測大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分解為單糖,脂肪分解為游離脂肪酸,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在腸道中,這些營養素會與分布于腸道上皮頂端和基底外側表面的各種轉運蛋白和受體結合。這些傳感器能檢測營養素,并在進食前和進食過程中觸發信號級聯反應。

腸道 - 大腦通路的大量營養素信號傳遞


我們已經總結了已知的檢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腸道受體。接下來,將探討迷走神經、脊髓和激素這三條主要通路,營養信息通過它們傳遞到大腦,進而影響進食行為。

食物強化和飽腹感的框架


我們已經討論了腸道對大量營養素的檢測如何通過腸道 - 大腦軸來調節食物強化和飽腹感。但同一套腸道 - 大腦機制如何能同時促進和終止進食行為呢?有人可能認為最能產生飽腹感的食物應該也是最能強化進食的,但事實并非總是如此。實際上,有證據表明強化學習 / 食欲和飽腹感之間存在差異。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