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Modifier variants in metabolic pathway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penetrance of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編輯推薦:
Leber 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發病機制不明,為探究其影響因素,研究人員分析 51 例攜帶常見線粒體變體患者的基因組數據。結果發現代謝通路相關核變體與 LHON 外顯率增加有關,為疾病研究和治療提供新方向。
在神秘的人體微觀世界里,有一種疾病悄然威脅著人們的視力,它就是 Leber 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這是一種常見的線粒體疾病,每 27000 - 31000 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患病;颊邥霈F急性或亞急性雙側無痛性視力喪失,常常在二三十歲時發病,還伴有色覺異常和中心或中心盲點等癥狀。
盡管 LHON 備受關注,但它的發病機制卻如同迷霧一般難以捉摸。大多數 LHON 病例與線粒體 DNA(mtDNA)的變異有關,其中約 90 - 95% 的患者攜帶三種主要的線粒體變體,即 m.11778G>A(p.Arg340His)、m.14484T>C(p.Met64Val)和 m.3460G>A(p.Ala52Thr) 。這些變體破壞了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 I(CI)的結構,導致 ATP 合成減少,活性氧(ROS)生成增加,而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GCs)對能量需求高,ROS 的積累使它們特別容易受到 ATP 水平下降的影響,最終導致細胞死亡和軸突變性。
然而,問題接踵而至。為什么攜帶相同線粒體變體的人,有的會發病,有的卻安然無恙?而且,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這背后又隱藏著什么秘密?此前,雖然有研究探索過多種可能的影響因素,如煙草和酒精消費、激素差異、維生素缺乏以及遺傳修飾因素等,但都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為了揭開這些謎團,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院、劍橋大學臨床神經科學系以及西班牙國家基因組分析中心(Centro Nacional de Análisis Genómico,CNAG)的研究人員踏上了探索之旅。他們開展了一項系統性研究,旨在尋找潛在的核變異和通路,解開引發 LHON 的關鍵因素。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加深了人們對 LHON 病理生理學的理解,還為識別新的疾病修飾靶點提供了新的框架,有望為未來的治療和遺傳咨詢開辟新道路。
研究人員為開展此項研究,主要運用了以下關鍵技術方法:首先,利用 RD - Connect 基因組 - 表型分析平臺(GPAP),篩選出 51 名攜帶三種常見 LHON 致病性線粒體變體之一的參與者,并由專家臨床醫生對其進行 “患病” 或 “未患病” 狀態的分類;然后,通過該平臺及相關文獻確定研究的核基因,應用標準過濾標準識別罕見變體,并依據相關指南判定變體的致病性;最后,運用 R 語言進行計算分析和統計檢驗,借助相關數據庫進行基因功能注釋和通路分析。
下面來看看具體的研究結果:
- 隊列特征:研究共納入 51 人,其中 23 人表現出 LHON 表型(患病隊列),28 人未出現相關癥狀(未患病隊列)。未患病隊列中部分人無疾病表型,部分人患有其他疾病。兩個隊列均以男性為主,且攜帶不同線粒體變體的人數在兩個隊列中有差異 。
- 罕見變體分析:在患病和未患病隊列中均鑒定出與線粒體功能相關的罕見核變體,但兩個隊列中變體的功能分布無顯著差異,影響 CI 相關基因的變體負擔也無差異。
- 基于患病樣本率的預選基因分析:計算每個基因的患病樣本率,對差異較大的基因進行通路分析,發現 “輔因子和維生素代謝” 通路具有統計學意義,涉及 DHTKD1 和 DLAT 基因,這與之前其他研究結果一致。
- 致病性變體分析:依據相關指南手動篩選出致病性變體,發現患病隊列中參與代謝功能的變體比例較高,雖未達統計學顯著差異,但進行更精細的通路分析后發現,患病隊列中多個代謝通路具有統計學意義,如檸檬酸循環(TCA 循環)、丙酮酸代謝、脂肪酸降解等,涉及 DLAT、MDH2、ACADSB 和 ACADM 等基因。同時,在患病隊列中發現與 CI 功能相關的致病性變體,而未患病隊列中相關致病性變體涉及其他呼吸鏈復合物,這與之前關于 CI 相關致病修飾因子增強外顯率的假設相符,但因樣本量小無法得出明確結論。
在研究結論和討論部分,研究人員發現代謝通路功能障礙與 LHON 表型增強存在關聯;疾£犃兄卸鄠基因參與乙酰輔酶 A 的生成和代謝,這些過程與 TCA 循環和電子傳遞鏈密切相關,任何對這些通路的額外損害都可能加劇 LHON 的表型。未患病隊列中攜帶某些基因致病性變體的個體,未來可能有更高的發病風險。
然而,這項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部分患者的發病時間不確定,數據中缺少重要的人口統計學信息,樣本量較小,未對特定變體的修飾因子進行分析,且只研究了罕見變體的作用。盡管如此,該研究依然為后續更大規模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未來有望通過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和拓展這些發現,深入了解 LHON 的發病機制,開發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