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韓國市售海產品中軟骨藻酸及其類似物的污染特征與健康風險評估
《Food Control》:Occurrence and Risk Assessment of Domoic Acid and its Analogs in Seafood Marketed in South Korea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09日 來源:Food Control 5.6
編輯推薦:
本研究針對韓國海產品中致遺忘性貝類毒素(ASP)的監管空白,采用HPLC-UV和LC-MS/MS技術對347份樣本中5種ASP毒素(DA、epi-DA及iso-DA A/D/E)進行檢測。首次發現魚類攜帶ASP毒素,證實iso-DA A為最常檢出的類似物,并通過三種暴露情景評估健康風險,為韓國制定ASP綜合管控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有害藻華事件頻發,其中產毒硅藻偽菱形藻屬(Pseudo-nitzschia)產生的軟骨藻酸(Domoic acid, DA)及其類似物引發的致遺忘性貝類中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已成為國際食品安全焦點。這類神經毒素通過污染貝類、甲殼類和魚類進入食物鏈,可導致人類短期記憶喪失甚至昏迷。盡管韓國已對DA設定20 mg/kg的限量標準,但對其類似物epi-DA和iso-DA系列缺乏系統監測,且本土ASP污染特征與健康風險數據嚴重不足。
針對這一現狀,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資助的研究團隊在《Food Control》發表最新成果。研究團隊建立HPLC-MS/MS和改良HPLC-UV雙方法學體系,分析2023年采集的347份海產品(涵蓋19個物種),首次揭示韓國ASP污染存在"全年擴散、多物種攜帶"特征。檢測發現8份陽性樣本(7份雙殼類+1份魚類),其中iso-DA A檢出率最高(100%陽性樣本),且污染持續2-11月。風險評估創新性采用三重模型:DA+epi-DA加和、毒性當量總和及相對毒性總和,發現盡管當前暴露量低于急性參考劑量(ARfD),但含類似物的綜合風險評估值顯著提升。
關鍵技術包括:1)基于歐盟參考實驗室標準改良的HPLC-UV法,解決基層監測設備不足問題;2)建立可區分色氨酸干擾的LC-MS/MS多殘留檢測方法;3)針對韓國人群膳食結構設計的三層次風險評估模型。樣本來源于韓國本土在線零售平臺,覆蓋雙殼類(12種)、甲殼類(3種)、魚類(2種)和腹足類(2種)。
【樣品檢測】
陽性樣本集中在蛤蜊等濾食性貝類,唯一魚類陽性案例證實DA可通過食物鏈傳遞。iso-DA A(相對毒性0.55)的普遍存在提示現行僅監控DA的政策存在漏洞。
【方法性能】
LC-MS/MS法回收率達92.3-107.8%,RSD<9.3%,靈敏度較HPLC-UV提升10倍,成功區分結構類似物。
【討論】
研究首次證實韓國海域存在ASP多組分污染,溫度變化可能導致DA光降解為低毒類似物。與西班牙、菲律賓數據對比,韓國污染水平較低但檢出物種更廣。
【結論】
該研究突破性地發現:1)ASP類似物在韓國呈現"低濃度、廣分布"特征;2)現行單一DA標準無法反映實際風險;3)魚類作為潛在載體需納入監測。成果為修訂韓國《食品法典》提供數據支撐,建議將epi-DA(等毒物)和iso-DA A(主要污染物)納入監管體系。研究建立的"設備分級監測"策略(LC-MS/MS確證+HPLC-UV初篩)對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