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心理學家職業疲勞的預測因素研究:基于戰創傷心理干預中的組織壓力與情感耗竭分析

《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Experience of military psychologists working with service members affected by combat-related psychological trauma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09日 來源: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2.0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本研究針對軍事心理學家在治療戰創傷軍人過程中面臨的職業倦怠問題,通過橫斷面定量分析(n=120)發現組織壓力源(β=0.37, p<0.01)和職場負性情緒(β=0.29, p<0.05)是疲勞的核心預測因子,顛覆了專業韌性(β=-0.12)的保護作用假設,為軍事心理健康體系改革提供了循證依據。

  

現代戰爭環境下,軍人面臨爆炸性創傷性腦損傷(TBI)、持續戰斗壓力等多重威脅,導致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和抑郁焦慮障礙高發。作為戰創傷心理干預的核心執行者,軍事心理學家長期暴露于次級創傷和道德困境中,其自身的職業耗竭問題卻長期被忽視。隨著俄烏戰爭等沖突中出現的"綜合健康與人格適應模型(IHPAM)"揭示心理韌性對士兵的重要性,研究者開始關注:誰來解決"解決者"的心理問題?

烏克蘭學者Kateryna Kravchenko團隊在《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發表的研究,首次系統評估了120名高危戰區軍事心理學家的職業負荷。通過兩階段縱向設計,采用專業韌性問卷(PRQ)、工作場所負性情感情感量表(NAWS)等6種心理測量工具,發現令人震驚的現象:傳統認為的保護因素——專業韌性,對預防職業倦怠并無顯著效果(β=-0.12, p=0.07),而官僚主義等組織壓力源(β=0.37)和日常情緒消耗(β=0.29)才是疲勞的主因。這一發現顛覆了既往單純強調個體心理訓練的干預思路。

材料與方法
研究采用橫斷面定量設計,樣本來自戰區軍事醫院、康復中心和退伍軍人項目的120名心理學家。通過專業韌性問卷(PRQ)、工作搜索行為量表(JSBS)等標準化工具,分部署后初期和6個月隨訪兩階段采集數據,運用Pearson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模型進行統計檢驗。

結果

  1. 組織壓力源與情緒耗竭呈強相關(r=0.61),其中行政負擔(如文書工作)是最大壓力源;
  2. 40%受訪者存在主動求職行為,與疲勞程度顯著正相關(p<0.05);
  3. 工作量強度與疲勞無統計學關聯,證實心理壓力源而非工作量的核心作用。

討論
該研究揭示軍事心理健康體系的"悖論":致力于提升士兵韌性的系統,卻忽視自身組織設計對心理學家的損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出現的"道德損傷"現象——心理學家在治療戰爭暴行受害者時產生的價值觀沖突,可能是傳統韌性訓練無法緩解的新型職業危害。

結論
研究呼吁從三方面改革:1) 建立領導層參與的支持體系;2) 簡化行政流程降低制度性消耗;3) 開發針對道德損傷的特異性訓練。這些發現不僅適用于軍事領域,對災害心理救援、急診醫療等高壓環境下的心理健康從業者保護機制建設具有普遍啟示意義。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