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 CLN1 疾病新機制:NPC1 蛋白錯向運輸與神經退行性變的關聯

《SCIENCE ADVANCES》:Niemann Pick C1 mistargeting disrupts lysosomal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contributing to neurodegeneration in a Batten disease model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09日 來源:SCIENCE ADVANCES 11.7

編輯推薦:

  神經退行性變是多數溶酶體貯積癥(LSDs)的嚴重表現,CLN1 疾病由CLN1基因突變導致,但其致病機制不明。研究人員開展了關于 CLN1 疾病致病機制的研究,發現 NPC1 蛋白錯向運輸致溶酶體膽固醇失衡,抑制 mTORC1 可改善病情,為該病治療提供方向。

  在生命的微觀世界里,溶酶體一直以來都被視作細胞內物質消化的 “終點站”。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溶酶體的功能遠不止于此,它還是細胞基礎代謝過程的重要調控者。一旦溶酶體出現功能障礙,就可能引發一系列被稱為溶酶體貯積癥(LSDs)的遺傳性代謝疾病。在眾多 LSDs 中,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沉積癥(NCLs,俗稱 Batten 病 )最為常見,其中 CLN1 疾。ㄔ环Q為嬰兒型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沉積癥 )又是最具破壞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加 CLN1 疾病的兒童出生時看似正常,但在 6 到 18 個月大時,就會出現精神運動發育遲緩的癥狀;2 歲時,大腦磁共振成像顯示皮質嚴重萎縮,隨后還會出現癲癇發作和失明;大約 4 歲時,腦電圖呈等電位,患者進入植物人狀態,幾年后最終死亡。
盡管科學家們早已發現CLN1基因編碼的棕櫚酰蛋白硫酯酶 - 1(PPT1)失活突變是導致 CLN1 疾病的原因,但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這種疾病的致病機制卻始終成謎。為了揭開這一神秘面紗,來自國外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研究人員主要運用了動物實驗、細胞實驗、免疫印跡分析、共聚焦成像等技術方法。他們以 * Cln1?/?* 小鼠為動物模型(該小鼠是人類 CLN1 疾病可靠的動物模型 ),同時使用患者的成纖維細胞和永生化淋巴細胞等細胞樣本進行實驗。通過免疫印跡分析來檢測蛋白水平,利用共聚焦成像觀察細胞內蛋白的定位和共定位情況。

研究結果如下:

  • 膽固醇水平變化:研究人員測定了不同年齡段 * Cln1?/?* 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的總皮質勻漿及純化溶酶體組分中的膽固醇水平。結果發現,*Cln1?/?* 小鼠在各個年齡段,其總皮質勻漿和溶酶體組分中的膽固醇水平均顯著高于 WT 小鼠。這一結果通過共聚焦成像觀察分離的神經元也得到了進一步證實。
  • mTORC1 通路激活:由于溶酶體膽固醇的運輸與 mTORC1 通路相關,且已有研究表明 mTORC1 的過度激活會抑制自噬,而自噬失調與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研究人員檢測了 * Cln1?/?小鼠大腦中 mTORC1 通路的激活狀態,發現其關鍵底物磷酸化 S6 激酶 1(pS6K1)和磷酸化 4E 結合蛋白 1(p4E - BP1)等的水平顯著高于 WT 小鼠,這表明在Cln1?/?* 小鼠中,高濃度的溶酶體膽固醇可能激活了 mTORC1 信號通路。
  • NPC1 蛋白異常:Niemann - Pick C1(NPC1)蛋白和 NPC2 蛋白分別介導溶酶體膽固醇的流出和輸入,共同維持膽固醇穩態。研究人員發現,*Cln1?/?小鼠總皮質勻漿中 NPC1 和 NPC2 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 WT 小鼠,但在純化溶酶體組分中,NPC1 蛋白水平卻顯著降低,且在質膜組分中 NPC1 蛋白水平升高。通過共聚焦成像、流式細胞術和鄰近連接分析(PLA)等實驗進一步證實,在Cln1?/?* 小鼠中,NPC1 蛋白發生了錯誤定位,從正常的溶酶體膜轉移到了質膜。
  • NPC1 蛋白 S - 棕櫚;饔:研究人員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預測 NPC1 蛋白的 S - 棕櫚;稽c,并通過實驗證實 NPC1 蛋白在半胱氨酸 97(Cys97)位點發生 S - 棕櫚;,而 NPC2 蛋白不發生 S - 棕櫚;。進一步研究表明,在 * Cln1?/?* 小鼠中,PPT1 的缺乏會損害 NPC1 蛋白的去棕櫚;^程,影響其從早期內體向晚期內體 / 溶酶體的運輸,導致 NPC1 蛋白錯誤地進入回收內體并最終被轉運到質膜。
  • OSBP 水平影響:研究發現,*Cln1?/?小鼠溶酶體組分中氧化甾醇結合蛋白(OSBP)水平顯著升高,同時與膽固醇運輸相關的 VAPA 和 VAPB 蛋白水平也升高。這使得溶酶體膜上的膽固醇積累增加,促進了膽固醇介導的 mTORC1 激活。通過藥物抑制 OSBP,可以抑制 mTORC1 的激活,挽救自噬,并改善Cln1?/?* 小鼠的神經病理學癥狀。
  • TPC2 的作用:研究人員檢測了 Ca++ 可滲透的雙孔通道 2(TPC2)在 CLN1 疾病中的作用,發現 WT 小鼠和 * Cln1?/?* 小鼠以及對照和 CLN1 疾病患者的成纖維細胞中,TPC2 的 mRNA 和蛋白水平均無顯著差異。使用 TPC2 激動劑處理 CLN1 疾病患者的成纖維細胞后,溶酶體膽固醇水平和 mTORC1 激活標記物水平也未發生顯著變化,表明 TPC2 的失活可能與 CLN1 疾病的發病機制無關。

研究結論和討論部分指出,本研究揭示了 CLN1 疾病中 NPC1 蛋白的錯誤定位與溶酶體膽固醇穩態失調之間的關系。在 * Cln1?/?* 小鼠中,PPT1 的缺乏導致 NPC1 蛋白錯誤地定位于質膜,影響了溶酶體膽固醇的流出,同時 NPC2 蛋白的輸入正常,最終導致溶酶體膽固醇積累。這種膽固醇積累與 OSBP 水平升高共同作用,激活了 mTORC1 信號通路,抑制了自噬,從而導致神經退行性變。此外,研究還發現,CLN1 疾病與 NPC 疾病在致病機制上存在相似之處,兩者都涉及 NPC1 基因功能的受損和 mTORC1 的過度激活。本研究通過對 CLN1 疾病這一罕見單基因神經退行性 LSDs 致病機制的深入探究,為理解更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開發針對 CLN1 疾病的治療策略奠定了基礎。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有望基于這些發現,開發出全新的治療方法,為那些深受 CLN1 疾病困擾的患者帶來希望。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