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亞百毫秒視覺延遲對隱性感覺運動學習的顯著影響及其神經機制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Tiny visual latencies can profoundly impair implicit sensorimotor learning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5月09日 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編輯推薦:
本研究針對人類-計算機交互中普遍存在的亞百毫秒級視覺反饋延遲問題,通過優化實驗系統(25ms vs. 85ms vs. 300ms延遲條件),首次揭示短至60ms的延遲降低可使隱性(implicit)感覺運動學習提升50%,同時減少顯性(explicit)策略使用,使感覺運動記憶重組為70/30的隱顯比例。該發現為神經可塑性時間窗口理論(STDP/LTD)提供行為學證據,對手術機器人訓練、康復醫學等依賴隱性學習的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在虛擬現實手術訓練或使用電腦鼠標時,屏幕顯示的微小延遲(如85毫秒)往往難以被察覺,卻可能暗中破壞我們"肌肉記憶"的形成。這種被稱為隱性感覺運動學習(implicit sensorimotor learning)的能力,是人類掌握復雜動作技能的核心機制。以往研究多關注200毫秒以上的明顯延遲效應,而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Alkis M. Hadjiosif團隊發現,更微妙的亞百毫秒延遲才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關鍵瓶頸——這一發現源自對神經可塑性機制的深刻洞察:小腦浦肯野細胞的長時程抑制(LTD)和皮層神經元的長時程增強(LTP)都具有20-30毫秒的精確時間窗口,暗示毫秒級的反饋差異就可能中斷學習信號的傳遞。
研究團隊采用高精度實驗系統(200Hz數位板+120Hz顯示器),通過高速攝像實測將基礎延遲優化至25ms,并設置85ms和300ms對照組。42名受試者在完成點對點伸手任務時,接受30°視動旋轉(VMR)干擾,同時通過"目標報告范式"(aim report paradigm)分離隱性和顯性學習成分。關鍵技術包括:1)三階段實驗設計(基線/訓練/延伸訓練);2)19方向泛化測試;3)計算機視覺標定的延遲測量系統(開源代碼已發布)。
【Implicit sensorimotor adaptation increases and explicit strategy decreases when latency is reduced】
數據顯示,將延遲從85ms降至25ms時,隱性適應提升50%(13.8°→20.4°),顯性策略降低40%(15.0°→9.1°),使隱顯比例從45/55逆轉為70/30。延伸訓練階段該效應進一步放大,隱性學習對25-85ms區間的敏感性是85-300ms區間的20倍(1.26°/10ms vs. 0.06°/10ms)。
【The sensitivity of implicit sensorimotor adaptation to latency markedly increases at low visual feedback latencies】
非線性分析揭示,隱性學習在亞百毫秒范圍的延遲敏感性驟增,25-85ms區間的單位延遲改善效果是85-300ms區的7-20倍,符合小腦神經元群體特異性延遲調諧的理論預測。
【Visual feedback latencies affect how both implicit and explicit adaptation generalize to different movement directions】
泛化測試表明,隱性學習呈現局部高斯分布(峰值7.7°),而顯性策略表現為全局偏移(18.3°),證實二者具有不同的神經表征基礎。
這項發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首次量化了亞百毫秒延遲對運動學習的非線性影響,為解釋既往研究中隱性適應量2倍差異(12°-25°)提供了關鍵變量。其意義在于:1)確立25ms為感覺運動學習的最佳延遲閾值;2)揭示神經可塑性機制與行為學的精確時間耦合;3)為在線運動學習實驗的硬件標準提供依據。正如作者強調,未測量的基線延遲可能是實驗室間數據變異的重要來源,這促使學界重新審視30年來相關研究的設備參數報告規范。未來VR康復訓練系統和手術機器人界面優化中,25ms或將成為新的黃金標準。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