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年人單側抗阻運動后的神經肌肉適應:跨肢體效應的新發現

《GeroScience》:Bilateral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 to acute unilateral resistance exercise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09日 來源:GeroScience 5.3

編輯推薦:

  隨著老齡化加劇,肌肉功能衰退問題凸顯。為探究老年人單側抗阻運動(RE)后跨肢體在運動單位(MU)水平的變化,研究人員展開研究。結果發現,RE 導致雙側最大自愿收縮(MVC)下降,但 MU 特征僅在運動肢體有明顯變化。這對理解運動疲勞機制及臨床應用意義重大。

  在人口老齡化的浪潮下,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肌肉作為人體運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肌肉量減少、力量變弱、功能下降,不僅讓老年人行動不便,還增加了跌倒、骨折等風險,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而抗阻運動,被認為是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的有效手段,其中跨教育(Cross - education,CE)現象,即單側訓練對非訓練側肢體產生益處,更是備受關注。但目前對于老年人在進行單側抗阻運動后,跨肢體在運動單位(Motor Unit,MU)水平的具體變化,我們知之甚少。這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我們知道前方有改善老年人肌肉健康的 “寶藏”,卻找不到準確的路徑。
為了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踏上了探索之旅。他們開展了一項針對 13 名健康老年人的研究,讓這些老年人在進行單側腿部抗阻運動前后,接受雙側神經肌肉評估。最終,研究成果發表在《GeroScience》上。

此次研究,研究人員運用了多種關鍵技術方法。首先是肌肉超聲技術,用于測量運動肢體股外側。╒L)的橫截面積(CSA)。其次,采用高分辨率表面肌電圖(HDsEMG)和肌內肌電圖(iEMG)記錄 MU 的相關特征。另外,通過等長測力計測量最大自愿收縮(MVC)和力穩定性(FS),以此來評估肌肉功能 。

下面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研究結果:

  • 功能特性方面:研究發現,抗阻運動后,運動腿和對照腿的 MVC 均出現下降,運動腿下降了 14.8%(p<0.001) ,對照腿下降了 6.9%(p=0.003)。在力穩定性上,干預后運動腿的 FS 的變異系數(CoV)相較于對照腿更高(p=0.002)。這表明,單側抗阻運動不僅影響了運動腿的肌肉力量,對非運動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運動腿在運動后的力量控制穩定性變差。
  • 運動單位放電特征方面:從 HDsEMG 數據來看,運動腿在募集、平臺期和去募集階段的 MU 放電率(MUFR)均顯著增加,而對照腿在這些階段的 MUFR 沒有明顯變化。這意味著,在運動過程中,運動腿的 MU 為了應對運動負荷,增加了放電頻率,而對照腿并沒有出現類似的適應性變化。
  • 累積尖峰序列方面:計算追蹤到的 MU 的累積尖峰序列(CST)發現,運動腿從干預前到干預后的 CST 均值和百分比差異均大于對照腿(p=0.043p=0.022) 。這進一步證明了運動腿在運動后神經活動變化更為明顯。
  • iEMG 衍生的運動單位特征方面:在對 MUP 面積、MUP Turns、NF Jiggle 和負峰比等指標的分析中,沒有發現抗阻運動引起的明顯變化。這說明,在此次研究中,抗阻運動并沒有對這些反映 MU 特性的指標產生顯著影響。

在研究結論和討論部分,我們可以看到此次研究意義非凡。研究表明,單次單側抗阻運動就足以引起雙側最大力量的下降,且神經適應性僅發生在運動肢體。雖然非運動肢體力量下降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但這一研究結果為我們理解抗阻運動引起的肌肉疲勞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它暗示著這種力量下降可能與全身或中樞層面的適應性變化有關。這對于臨床領域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比如為老年人單腿骨折、受傷后固定以及中風等情況的康復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有助于制定更科學、更有效的康復方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