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iCog:開啟小型非人靈長類認知實驗新時代,助力揭秘人類認知奧秘

《Cell Reports Methods》:CalliCog is an open-sourc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oolkit for freely behaving nonhuman primate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08日 來源:Cell Reports Methods 4.3

編輯推薦:

  本文介紹了開源認知神經科學工具包 CalliCog,它專為自由活動的小型非人靈長類(NHPs)設計,能在籠內進行自動化認知實驗,還可整合神經記錄。該工具包為研究靈長類認知提供了新途徑,有助于縮小臨床前模型與人類認知研究的差距。

  

研究背景


非人靈長類(NHPs)在研究人類認知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其神經生物學、生理和遺傳與人類相似。然而,傳統的 NHPs 認知研究受限較多。一方面,研究多集中在少數配備先進設施的專業實驗室,需要專業知識和大量資源,且樣本量小、成本高。另一方面,傳統認知行為測試方法存在缺陷。以往研究常將動物從家籠轉移到測試環境,這種方式會給動物帶來壓力,影響數據有效性,還需要長時間的習慣化訓練。而且傳統方法多針對大型 NHPs,如獼猴,小型 NHPs 如普通狨猴(Callithrix jacchus)對約束更敏感,分離其社會住房進行測試會對其造成更大傷害。

近年來,家籠測試在 NHPs 研究中逐漸受到關注。這種測試方式能減少外部壓力源,降低習慣化時間,還可實現自動化,提高實驗通量。但目前家籠測試系統存在諸多問題,如不同系統接口和測試電池不同,難以比較結果;部分設備專利性強、價格昂貴,協議不靈活,缺乏可及性。為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團隊開發了開源平臺 CalliCog(Callithrix jacchus認知平臺)。

CalliCog 系統介紹


CalliCog 采用模塊化設計,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連接到家籠進行實驗的操作室,二是用于監控和控制實驗的計算機(執行 PC)。操作室由內部的微型計算機(代理 PC)控制,與執行 PC 通過有線網絡實時通信。執行 PC 可向代理 PC 發送任務指令,并根據動物行為表現反饋調整指令,實現對多個操作室的監控和控制,支持高通量測試。

操作室設計注重成本效益和易用性,主要使用低成本、易獲取的材料。其內部有多個防水隔間,包括測試室、用于放置代理 PC 和電子元件的上隔間、放置觸摸屏的后隔間以及放置遙測接收器的下隔間。測試室內配備攝像頭用于視頻監控,還有觸摸屏、獎勵噴嘴和可調節高度的訓練桿等裝置。電子元件通過銅帶屏蔽,減少電磁干擾。

CalliCog 軟件基于自定義腳本和第三方開源 Python 包開發,核心部分使用 PsychoPy 工具包。軟件功能分布在代理 PC 和執行 PC 上,用戶可通過執行 PC 的網絡應用設計實驗協議。協議設計靈活,無需編程知識,用戶可定義實驗任務和動物進展標準,系統會根據動物行為表現自動推進實驗。

實驗驗證


研究團隊使用 CalliCog 對 8 只成年普通狨猴進行實驗,這些狨猴來自兩個不同的飼養設施,且均未參與過行為實驗。

在觸摸屏訓練實驗中,狨猴需完成 7 個階段的訓練任務,通過逐漸減少刺激大小、改變刺激位置等方式,讓狨猴學會與視覺刺激互動以獲取液體獎勵。結果顯示,所有狨猴平均在 44.1 次會話(標準差為 14.7)和 14 天(標準差為 8.0)內完成訓練,不同設施的狨猴訓練時間無顯著差異。

在新穎辨別和反轉學習實驗中,狨猴先進行辨別訓練,學會區分正確和錯誤刺激,然后進行新穎辨別測試和反轉學習階段。實驗發現,刺激對 9 可能是影響動物表現的異常值,被排除在后續分析之外。在反轉學習過程中,研究團隊分析了動物的學習曲線、錯誤次數以及采用的策略等,發現動物在學習階段使用正反饋和負反饋的能力相似。

在延遲匹配樣本任務(DMTS)實驗中,部分完成反轉學習的狨猴參與訓練和測試。實驗通過設置不同的延遲時間,評估狨猴的工作記憶。結果顯示,測試的狨猴平均零延遲表現為 83.69%(標準差 = 12.05%),平均性能半衰期為 5.73 秒(標準差 = 3.25 秒),不同狨猴的性能半衰期存在差異。

研究團隊還將現成的體內神經記錄系統與 CalliCog 集成,對部分完成 DMTS 測試的狨猴進行手術植入無線電遙測設備,記錄其在執行任務時的 ECoG 數據。通過同步行為時間戳和神經數據,分析發現 ECoG 活動與任務事件相關,不同頻率帶的功率在任務的不同階段存在顯著變化,但與以往使用局部場電位(LFP)研究工作記憶的結果存在差異。

研究優勢與局限


與其他認知實驗系統相比,CalliCog 具有顯著優勢。它專為小型 NHPs 設計,考慮了小型 NHPs 的特點,如采用電容式觸摸屏、設置訓練桿、控制刺激顏色等。其自動化程度高,能根據動物單試次反應調整實驗,且具有較高的可及性,提供了完整的藍圖,方便用戶復制搭建系統。

然而,該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實驗動物數量相對較少,可能無法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因素。無線神經記錄方法易受電磁干擾,影響信號接收。網絡時間協議(NTP)的精度可能因用戶配置而異,不適用于某些需要高精度時間同步的技術。

研究意義與展望


CalliCog 為小型 NHPs 的認知行為實驗提供了新方法,能在自然環境下對動物進行訓練和測試,記錄神經活動。通過使用 CalliCog,行為學上未經訓練的普通狨猴能熟練完成認知任務,且實驗結果可靠。這一工具包的開源特性,有望推動更多關于靈長類認知的研究,促進對靈長類特定神經回路和行為的理解,為人類健康和疾病相關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縮小臨床前模型與人類認知研究之間的差距,助力揭示人類認知的奧秘。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研究的深入,CalliCog 有望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相關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