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Repair》:Modulation of OGG1 enzymatic activities by small molecules, promising tools and current challenges
編輯推薦:
氧化 DNA 損傷與多種疾病相關,堿基切除修復(BER)通路中 OGG1 作用關鍵。研究人員開展靶向 OGG1 小分子調節劑的研究,開發出多種抑制劑和激活劑,為治療癌癥、炎癥和神經疾病帶來希望,但也面臨脫靶效應等挑戰,有助于推動相關疾病治療研究。
在生命的微觀世界里,細胞時刻面臨著各種 “危機”,其中氧化 DNA 損傷就是一個不容小覷的 “敵人”。它源于細胞內部的呼吸、水解等正常生理過程,以及化療、放療等外部因素。這些損傷如果得不到及時修復,就會像隱藏在細胞里的 “定時炸彈”,引發基因突變,推動癌癥發展,還與神經疾病和衰老緊密相關。
為了應對這一難題,堿基切除修復(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通路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這個通路中,8 - 氧鳥嘌呤糖基化酶 1(OGG1)就像是一位 “勇敢的衛士”,專門識別和切除 8 - 氧 - 7,8 - 二氫 - 2'- 脫氧鳥苷(8-oxoG) ,這是最常見的氧化 DNA 損傷類型,無論是在細胞核還是線粒體的 DNA 中,都有它忙碌的身影。而且,OGG1 的功能還不止于此,它還參與轉錄調控,影響炎癥反應和衰老進程。
在癌癥治療領域,抑制 BER 通路成為了一種頗具潛力的策略,這使得 OGG1 成為了備受關注的靶點。研究發現,抑制 OGG1 能讓癌細胞對化療、放療和聚(ADP - 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更加敏感,有望克服癌癥治療中的耐藥難題。同時,OGG1 激活劑則在對抗衰老和神經疾病相關的氧化損傷方面展現出潛力;诖,國外研究人員開展了一系列關于靶向 OGG1 的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DNA Repair》上,為后續的治療研究開辟了新方向。
研究人員在探索靶向 OGG1 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技術方法。在篩選 OGG1 抑制劑時,采用了基于熒光的檢測方法,通過構建含有 8-oxoG 損傷的 DNA 雙鏈,并結合熒光基團和淬滅基團,利用 OGG1 對損傷修復導致的熒光變化,來高通量篩選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此外,還運用了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精確測定小分子與 OGG1 的結合情況;利用激光微照射技術,在活細胞中誘導 8-oxoG 損傷,實時觀察 OGG1 的動態變化 。
開發競爭性和非競爭性 OGG1 抑制劑
研究人員通過大規模篩選小分子化合物庫,成功鑒定出多種 OGG1 抑制劑。例如,Lloyd's 團隊篩選 49,840 種分子,得到 214 個潛在化合物,其中 O8 等 13 種先導化合物對 OGG1 活性抑制顯著。O8 并不直接阻止 OGG1 識別底物,而是在酶形成席夫堿過程中抑制其 DNA 糖基化酶和 AP - 裂解酶活性,使酶被困在 DNA 底物上。Kool 團隊篩選 25,975 種分子得到 SU0268,它能特異性結合 OGG1,不影響其他 DNA 修復酶。Helleday 實驗室篩選 17,940 種分子發現 TH5487,其抑制濃度為 342 nM,能延遲 8-oxoG 損傷修復,減少 OGG1 向基因組底物的募集,其衍生物 TH8535 與 OGG1 相互作用更優化,能有效降低癌細胞活力。
OGG1 抑制劑的生物學效應
- 誘導癌細胞死亡:OGG1 抑制劑與 PARP 抑制劑或化療藥物聯合使用,在部分癌細胞中展現出抗癌潛力。但抑制 OGG1 對癌細胞 DNA 損傷和死亡的影響存在爭議。一方面,有研究認為抑制 OGG1 可促進單雙鏈斷裂積累,導致細胞死亡;另一方面,也有研究發現抑制 OGG1 會減少 DNA 斷裂形成,降低 PARP1 激活和細胞死亡,還可能影響 PARP 抑制劑的治療效果。TH5487 雖能抑制癌細胞增殖,但細胞內 8-oxoG 水平未明顯升高,其導致的雙鏈斷裂可能是間接作用,且癌細胞中 OGG1 表達水平會影響抑制劑效果。
- 影響轉錄調控:OGG1 抑制劑在調節轉錄方面作用顯著。大量研究表明,OGG1 參與炎癥基因表達調控,結合在相關基因啟動子區域。TH5487 抑制 OGG1 與 DNA 結合,能降低炎癥基因表達;而 O8 雖阻斷糖基化酶活性,但能激活轉錄,說明 OGG1 的存在而非其酶活性對基因表達調控更關鍵。此外,8-oxoG 在基因組中的分布和功能受多種因素影響,其與轉錄因子的招募及基因表達的關系復雜,且 OGG1 與染色質的相互作用、與其他修復通路的串擾也會影響轉錄調控 。
OGG1 抑制劑的脫靶效應
- 抑制外排泵:TH5487 和 SU0268 這兩種 OGG1 抑制劑會增加細胞內熒光染料積累,類似外排泵抑制劑維拉帕米的作用。體外實驗證實,它們能直接抑制 ABCB1/MDR1、ABCC1/MRP1 和 ABCG2/BCRP 等外排泵蛋白,這可能影響之前關于它們與 PARP 抑制劑或化療藥物協同作用的研究結果,因為藥物在細胞內濃度升高可能是外排泵抑制所致,而非單純的 DNA 損傷增加。
- 影響微管網絡:SU0268 還存在另一種脫靶效應,它會阻礙有絲分裂進程,使細胞周期停滯在有絲分裂期,類似諾考達唑和 TH588 的作用,且該效應與 OGG1 無關。
開發雙重抑制劑有效靶向 GO 系統
研究人員開發出同時靶向 OGG1 和 MutT 同源物 1(MTH1)的雙重抑制劑 SU0383 。MTH1 能水解氧化的 dNTP,與 OGG1、MUTYH 共同構成 GO 系統,維持基因組穩定性。SU0383 比 SU0268 更能使細胞對氧化應激敏感,但在 MTH1 缺陷的肺癌腺癌細胞中,同時抑制 OGG1 和 MTH1 的效果不佳,這表明聯合抑制這兩種酶的腫瘤抑制作用還需進一步研究。此外,沉默 MUTYH 表達能影響胰腺癌細胞增殖和化療敏感性,阻斷 OGG1 和 MUTYH 在端粒處對 8-oxoG 的處理,雖能使細胞逃避端粒介導的衰老,但可能引發基因組不穩定和細胞轉化 。
開發和潛在治療用途的 OGG1 激活劑
研究人員利用熒光報告系統發現多種 OGG1 激活劑。例如,Bohr 團隊鑒定出的化合物中,多數能降低 8-oxoG 誘導水平。Helleday 實驗室重新合成并命名為 TH10785 的化合物,能與 OGG1 催化位點的氨基酸相互作用,增強其 β- 裂解酶活性并賦予新的 β,δ- 裂解酶活性,促進 OGG1 向損傷位點募集,加快 DNA 損傷修復。其改進化合物 TH12117 只增強 β- 裂解酶活性,通過調節特定酶活性為治療開辟新策略。OGG1 激活劑還能保護線粒體功能,減少線粒體 DNA 氧化損傷,穩定線粒體膜電位。但氧化線粒體 DNA 在細胞應激中的作用復雜,其與核 DNA 修復、先天免疫的關系以及 OGG1 激活劑對這些過程的影響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且線粒體中 OGG1 的作用機制也存在爭議。
研究人員在靶向 OGG1 的小分子調節劑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開發出多種抑制劑和激活劑,對它們的生物學效應、作用機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目前的研究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抑制劑的脫靶效應、在血液中的穩定性問題等。盡管如此,這些研究成果為癌癥、炎癥和神經疾病等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潛在靶點。未來,通過進一步優化小分子調節劑的設計,深入研究其作用機制,有望克服現有問題,開發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為相關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