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Disentangling the role of different resting-state neural markers of adolescent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social anxiety
編輯推薦:
為探究靜息態神經標記在青少年行為抑制(BI)與社交焦慮關系中的作用,研究人員開展相關研究。結果顯示,delta-beta 耦合(DBC)與社交焦慮癥狀直接相關,額葉 α 不對稱與 BI 相互作用影響社交焦慮。該研究有助于理解二者關系,為干預提供依據。
在青春的舞臺上,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充滿了變化與挑戰。社交焦慮如同隱藏在暗處的 “小怪獸”,悄悄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和生活。而行為抑制(BI)作為一種早期出現且相對穩定的氣質特征,一直被視為社交焦慮的重要預測指標。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只有約 40% 的 BI 青少年會發展為社交焦慮障礙,這其中的差異究竟由什么因素導致呢?這就像是一個神秘的謎題,吸引著眾多研究者去探索。
為了揭開這個謎題,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極具意義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雜志上。該研究旨在明確基于靜息態腦電圖(EEG)的神經標記,即額葉 α 不對稱和 delta-beta 耦合(DBC),在青少年 BI 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系,并探究它們各自在這一關系中的調節作用。
研究人員用到的主要關鍵技術方法包括:招募 97 名青少年及其父母參與研究,父母報告青少年的 BI 情況,青少年則自我報告社交焦慮癥狀。同時,研究人員采集青少年在 6 分鐘靜息任務中的 EEG 數據,從中提取額葉 α 不對稱和 DBC 等指標 。
下面來看具體的研究結果:
- 分析方法相關結果:研究數據存在少量缺失,經判斷為隨機缺失,采用多重插補法處理。在進行 moderation 分析時,未將年齡、性別和青春期發育作為協變量。結果發現,DBC 與所有社交焦慮癥狀量表均顯著正相關,BI 與部分社交焦慮癥狀相關。額葉不對稱對社交焦慮癥狀無直接顯著影響,但與 BI 的交互作用對社交情境中的回避和痛苦有一定預測作用。
- DBC 的作用:DBC 顯著直接預測所有社交焦慮癥狀量表,表明較高的 DBC 與更多的社交焦慮癥狀相關,但它與 BI 并無顯著關聯,也未對 BI 與社交焦慮的關系起到調節作用。
- 額葉不對稱的作用:額葉不對稱本身與社交焦慮癥狀無直接關聯,但它與 BI 的交互作用在預測社交情境中的回避和痛苦時具有統計學意義,不過校正多重比較后該結果存疑。進一步分析發現,相對右側激活增強時,BI 與社交焦慮的聯系更強。
- 探索性分析結果:在探索性分析中,發現額葉 α 不對稱、年齡和性別的三向交互作用對社交情境中的回避和痛苦有顯著影響,BI、額葉 α 不對稱和年齡的三向交互作用對總社交焦慮癥狀有顯著影響,但校正后均不顯著。
綜合研究結論和討論部分,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高 DBC 可能標志著社交焦慮癥狀的一般易感性,也許反映了情緒調節方面的困難。而額葉 α 不對稱可能在 BI 青少年中加劇社交焦慮癥狀的風險,可能是通過支持回避行為實現的。這一研究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青少年 BI 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系,為早期識別社交焦慮風險和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采用橫斷面數據、BI 評估方式、未考慮不同時間尺度的指標以及樣本量受限等問題,這也為后續研究指明了方向。未來的研究可以在更大規模、更多樣化的樣本中進行,采用縱向研究設計,進一步明確這些神經標記在青少年社交焦慮發展中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