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tokine》:Effects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on 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3 inflammasome in trigeminal ganglion of a rat migraine model
編輯推薦:
偏頭痛是常見神經系統疾病,發病機制不明。為探究 BTX-A 對偏頭痛的作用機制,研究人員在大鼠偏頭痛模型三叉神經節研究其對 NLRP3 炎性小體和 IL-1β 的影響。結果發現 BTX-A 能抑制二者合成,這為偏頭痛防治提供新靶點。
在神經科門診,常常能看到因偏頭痛而痛苦不堪的患者。偏頭痛作為一種極為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頻繁發作時,會讓患者頭疼欲裂,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雖然知道偏頭痛與三叉神經血管系統的激活密切相關,但具體的發病機制卻像一團迷霧,讓醫學研究者們不斷探索。
A 型肉毒毒素(BTX-A)已應用于慢性偏頭痛的防治,可它發揮作用的詳細機制卻不清楚。為了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研究人員展開了深入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Cytokine》雜志上。
研究人員主要采用了兩項關鍵技術方法:一是行為學檢測,用 Von Frey 纖維絲測定大鼠眶周疼痛區域,以此評估疼痛程度;二是分子生物學檢測,利用免疫印跡和免疫熒光技術,檢測三叉神經節中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蛋白 3(NLRP3)炎性小體和白細胞介素 - 1β(IL-1β)的表達情況 。
在研究結果部分,首先是疼痛閾值的變化。將 30 只健康成年 SD 大鼠隨機分成六組,結果顯示,偏頭痛模型組大鼠眶周疼痛區域明顯低于假手術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這表明偏頭痛模型成功建立,且大鼠出現了明顯的疼痛敏感性改變。
其次,檢測 NLRP3 炎性小體和 IL-1β 的表達。與假手術組相比,偏頭痛模型組中 NLRP3、前半胱天冬酶 - 1(pro-caspase-1)、半胱天冬酶 - 1(caspase-1)和成熟 IL-1β 的表達顯著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說明在偏頭痛模型中,炎癥相關通路被激活。而與 IA 對照組相比,5 U/kg BTX 和 10 U/kg BTX-A 組中 NLRP3、pro-caspase-1、caspase-1 和成熟 IL-1β 的表達顯著降低(p < 0.05),這充分表明 BTX-A 能夠抑制這些炎癥相關蛋白的表達。
研究結論表明,BTX-A 可抑制大鼠偏頭痛模型三叉神經節中 NLRP3 炎性小體和成熟 IL-1β 的合成。在討論部分,進一步強調偏頭痛是復雜疾病,其病理生理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此次研究揭示了 BTX-A 對三叉神經初級傷害感受神經元炎癥的抑制作用,這很可能是其預防偏頭痛的重要機制之一 。
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它為偏頭痛的防治開辟了新的方向。BTX-A 抑制 NLRP3 炎性小體和 IL-1β 合成這一發現,為開發針對偏頭痛的新型治療藥物和方法提供了關鍵靶點,有望在未來幫助更多飽受偏頭痛折磨的患者緩解痛苦,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