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Predictive value in memory evaluation of the temporal mesial afterdischarges induc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s in 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
編輯推薦:
為評估癲癇患者手術前后記憶狀況,研究人員對比立體腦電圖(SEEG)中電刺激(ES)誘發顳葉內側后放電(ADs)時患者記憶任務表現與神經心理學評估(NPA)結果,發現二者存在關聯,ADs 表現可輔助術前記憶評估,為術前評估提供新方法。
在癲癇治療領域,顳葉癲癇(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個棘手的問題。它約占局灶性癲癇的三分之二,還是耐藥性最強的癲癇類型。目前,手術是治療耐藥性 TLE 的主要手段,但術后并發癥多種多樣,其中神經心理學方面的損傷,尤其是記憶功能的變化,備受關注。比如,主導半球 TLE 手術患者中有 44% 出現言語記憶下降,非主導半球手術患者也有 20% 出現類似情況;而在視覺記憶方面,兩側手術后均有 20% 左右的患者出現惡化。
為了更好地評估 TLE 手術后的記憶衰退情況,找到可靠的預測指標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往的 Wada 測試,由于其具有侵入性且結果有時難以解釋,自 21 世紀初以來已被許多癲癇手術團隊棄用。雖然它仍是公認的評估語言和記憶的金標準,但使用起來有諸多不便。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現在廣泛用于評估記憶和預測術后記憶衰退,不過它也存在不少局限,像海馬體體積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顯示的顳葉內側結構異質性、靜息狀態下顳葉內側結構的大量激活干擾評估,以及測試團隊的技術水平差異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人員急需尋找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些難題。
來自雷恩大學醫院癲癇手術科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研究,試圖探索新的記憶評估方法。他們將 SEEG 中 ES 誘發顳葉內側 ADs 時患者的記憶任務表現,與術前 NPA 結果進行對比,并評估 ES 期間記憶任務對術后記憶衰退的預測價值。研究成果發表在《Cortex》雜志上。
研究人員采用的關鍵技術方法主要有:收集 1998 年至 2022 年雷恩大學醫院癲癇手術科接受 SEEG 的患者數據,這些患者均植入了雙側顳葉內側結構電極。在患者顳葉內側出現 ADs 時,讓他們完成物體回憶、物體再認以及判斷是否存在時空定向障礙等記憶任務,并記錄結果;同時獲取患者術前 NPA 的記憶評分數據。
研究結果如下:
- 患者基本信息:共納入 65 名患者,平均年齡 31.3 歲,其中女性 35 名,男性 30 名。55 人右利手,8 人左利手,2 人雙手通用。24 名患者在 SEEG 后接受了手術,兩次操作間隔平均為 6.5 個月。
- NPA 與 ADs 期間記憶表現的相關性:NPA 結果與非優勢半球 ADs 期間記憶表現,在回憶閾值為 0.33 時,相關性接近顯著(p = 0.05);與優勢半球 ADs 期間記憶表現,在回憶閾值為 0.25 時,相關性接近顯著(p = 0.06)。這表明二者之間存在一定關聯。
- ADs 對術后記憶結果的預測價值:對于接受手術的患者,當閾值為 0.75 時,同側 ADs 期間記憶表現對術后記憶結果的預測價值顯著(p = 0.028)。說明 ADs 期間的記憶表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術后的記憶情況。
研究結論和討論部分指出,本研究將 SEEG 中 ES 誘發顳葉內側 ADs 時的記憶測試,類比為 “電 Wada 測試”。結果顯示,至少 10 秒的 ADs 持續時間足以用于解釋測試結果。而且,顳葉內側 ADs 期間的記憶任務與 NPA 結果存在一定相關性,可作為術前記憶評估的額外工具。不過,該方法在識別記憶缺陷方面,相較于 NPA 敏感性稍低。這一研究成果意義重大,為癲癇手術前的記憶評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盡管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專項研究來驗證其在手術中更可靠的應用,但它已經為癲癇治療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有助于醫生更精準地評估患者手術前后的記憶狀況,為制定更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