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共聚焦顯微鏡:鑒別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與原發性帕金森病的新利器

《npj Parkinson's Disease》:Corneal confocal microscopy differentiate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parkinsonism from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07日 來源:npj Parkinson's Disease 6.7

編輯推薦:

  帕金森。≒D)與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SP)癥狀相似,目前缺乏精準鑒別二者的生物標志物。研究人員開展 “角膜共聚焦顯微鏡(CCM)鑒別 SP 與 PD” 的研究,發現 CCM 參數可區分二者,聯合檢測診斷效能高,有助于臨床診療。

  在醫學的神秘世界里,帕金森病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難題。帕金森。≒D)主要表現為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引發震顫、僵硬、運動遲緩等癥狀,還伴有非運動癥狀。而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SP)同樣有著類似的神經表現,不過它是由藥物、血管病變、感染、炎癥或自身免疫異常等因素導致,并非黑質紋狀體通路原發性受損。這兩種疾病癥狀極為相似,就像一對 “孿生兄弟”,難以區分。但準確鑒別它們又至關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方案選擇和預后。然而,目前除了尚未廣泛普及的 18F-DOPA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外,還沒有一種經過驗證的生物標志物能夠精準區分 PD 和 SP。在這樣的困境下,研究人員決心尋找新的方法,為臨床診斷帶來曙光。
于是,鄭州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踏上了探索之旅。他們開展了一項旨在利用角膜共聚焦顯微鏡(CCM)評估 SP 和 PD 患者角膜神經纖維損傷情況的研究,試圖找到鑒別這兩種疾病的新線索。最終,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npj Parkinson's Disease》上,為帕金森病領域的研究帶來了新的突破。

研究人員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關鍵技術方法:首先是樣本選取,他們從河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招募參與者,按照嚴格的診斷標準確定 PD、SP 患者及健康對照人群。其次是臨床評估,采用多種量表評估患者運動和非運動癥狀,如運動障礙協會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MDS-UPDRS)、自主神經癥狀評定量表(SCOPA-AUT)等。再者是神經影像學檢查,運用腦部磁共振成像(MRI)、18F-FDG 和 18F-DOPA PET 掃描,評估腦部結構和功能。最后是角膜共聚焦顯微鏡檢測,獲取角膜神經圖像并分析角膜神經纖維密度(CNFD)、角膜神經分支密度(CNBD)等參數。

下面來看看具體的研究結果:

  • 臨床和人口統計學特征:研究共納入 45 例 PD 患者、25 例 SP 患者和 30 例健康對照者。PD 組和 SP 組在年齡、性別、病程、Hoehn 和 Yahr(H-Y)分期等方面無顯著差異,但在部分臨床評分上存在差異,如 SP 組 MDS-UPDRS-I 評分和 SCOPA-AUT 評分更低,嗅覺測試得分更高。
  • 突觸前多巴胺能功能障礙:對部分參與者進行 18F-DOPA PET 掃描,結果顯示 PD 患者雙側殼核和尾狀核多巴胺攝取減少,且患側更嚴重;而 SP 患者和健康對照者則未出現這種情況。定量分析發現,PD 患者殼核紋狀體與枕葉攝取比(SOR)顯著低于健康對照者和 SP 患者。
  • CCM 在 PD 和 SP 中的差異:PD 組 CNFD 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和 SP 組,CNBD 則高于健康對照組和 SP 組;SP 組與健康對照組在 CNFD 和 CNBD 上無顯著差異。CNFL 在 PD 組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但在 SP 組與健康對照組、PD 組之間無差異。
  • CCM 的診斷效用:通過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單獨使用 UPDRS-I、SCOPA-AUT 和嗅覺測試鑒別 SP 和 PD 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 0.679、0.728 和 0.866 ,聯合三者 AUC 提升至 0.907。CNFD 和 CNBD 單獨鑒別時 AUC 分別為 0.817 和 0.698 ,聯合二者 AUC 達 0.924。將臨床指標與 CCM 參數結合,AUC 進一步提高到 0.965。
  • CCM 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在 PD 患者中,CNFD 和 CNBD 與嗅覺測試呈正相關,與 SCOPA-AUT 呈負相關,與 MDS UPDRS-I 評分呈負相關趨勢;殼核 SOR 與 CNFD、CNBD 呈正相關。而在 SP 患者中,CNFD、CNBD 與臨床特征無顯著相關性。

綜合研究結果和討論部分,這項研究意義重大。研究表明,PD 和 SP 患者在角膜神經纖維和 18F-DOPA PET 表現上存在明顯差異,聯合角膜神經和臨床指標在鑒別 SP 和 PD 時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雖然研究存在樣本量小、SP 病因覆蓋不全面、隨訪時間短等局限性,但 CCM 作為一種快速的眼科神經成像方法,在鑒別 SP 和 PD 方面仍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為臨床醫生更準確地診斷疾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據,有望改善帕金森病及相關疾病患者的診療現狀。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