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強金屬 - 載體相互作用提升催化活性的原子奧秘:表面位阻效應的關鍵作用

《iScience》:Surface steric effect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s the origin of the high activity induced by 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05日 來源:iScience 4.6

編輯推薦:

  在多相催化中,強金屬 - 載體相互作用(SMSI)可提升催化活性,但原子層面機制不明。研究人員以 Ru/La0.5Ce0.5O1.75 - x催化劑為對象研究 N2解離。發現特定幾何構型的催化劑活性高,為合理設計催化劑提供理論依據。

  在現代工業中,多相催化就像一個隱藏在幕后卻掌控全局的 “大管家”,約 80% 的工業化學過程都離不開它。從滿足人類基本生活需求的各種產品制造,到改善生活品質的新材料研發,多相催化都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傳統催化劑卻有著自身的 “短板”,其性能常常受主要組成元素的限制。為了突破這些限制,科研人員不斷探索,開發出越來越復雜的新型催化劑,比如單原子催化材料、高熵材料等。
在眾多催化劑中,負載型納米顆粒(金屬納米顆粒分散在載體上)是極為重要的一種多相催化技術。載體對納米顆粒的影響最初體現在穩定性和分散性上,但后來人們發現,載體還能增強納米顆粒的催化活性,這讓載體的地位大大提升。

強金屬 - 載體相互作用(SMSI)這一概念,源于二氧化鈦與鉑族金屬納米顆粒之間的特殊現象,當時發現這種相互作用會抑制氫氣吸附。為了解釋 SMSI,科研人員從電子效應角度進行了探索,認為是載體和納米顆粒之間的電荷轉移在起作用。但后來發現,SMSI 還具有幾何性質,載體材料會修飾金屬位點,這種表面重構不僅能調整催化選擇性,還能創造出活性更高的新催化位點。盡管如此,對于具有 SMSI 的負載型催化劑納米顆粒高活性的完整理論解釋,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實驗和現有計算方法都難以揭示 SMSI 高活性的原子機制。實驗手段無法清晰呈現原子排列情況,而計算方法又存在諸多局限。比如,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雖然是計算多相催化的重要方法,但由于計算成本高,只能研究少數樣本系統,無法處理復雜的催化劑表面,難以準確描述 SMSI。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自日本信州大學(Research Initiative for Supra Materials, Shinshu University)、名古屋大學(Department of Chem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Nagoya University)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啟了一項極具意義的研究。他們聚焦于 Ru/La0.5Ce0.5O1.75 - x催化劑上 N2的解離過程,試圖揭開 SMSI 高活性的原子奧秘。

為了開展這項研究,研究人員運用了多種關鍵技術方法。首先,他們采用神經網絡勢(UNNP)進行快速計算,這種方法能夠處理復雜的模型。他們構建了 328 個具有不同位點異質性的 Ru/La0.5Ce0.5O1.75 - x催化劑模型,涵蓋了超過 25,768 個吸附位點。同時,通過計算 N2吸附構型,并與實驗紅外光譜對比,以此驗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研究結果


  1. 策略和催化劑模型制備:研究人員先構建了 La0.5Ce0.5O1.75氧化物載體模型,再將 Ru143半納米顆粒置于其上,制備出 Ru/La0.5Ce0.5O1.75模型。通過調整陽離子表面還原程度和人工引入 SMSI,獲得了 328 種催化劑構型。之后,他們以 Ru 原子平均電荷和 La0.5Ce0.5O1.75 - x中的 x 值為描述符,構建了催化劑構型圖。最后,在每個催化劑構型的可用 Ru 頂位上放置 N2分子,通過自動篩選方法分析 N2吸附性質。
  2. N2吸附的詳盡計算結果:通過計算 N2吸附態的 N - N 鍵長分布,發現有兩個密集區域,對應不同的吸附峰?臻g映射顯示,N2波數與 x 和電子金屬 - 載體相互作用(EMSI)相關,x 和 EMSI 增加時,低波數位點靠近包裹納米顆粒的 Ce 和 La 陽離子,且這些位點更活躍。研究還確定了影響 N2波數降低的兩種機制,一種與納米顆粒上裝飾陽離子附近的吸附分子有關,另一種與納米顆粒和載體界面處的吸附分子有關。
  3. 真實系統的催化劑構型:研究人員計算了每個催化劑構型的波數光譜,并與實驗紅外光譜對比。結果發現,部分模擬光譜與實驗光譜在統計上相似,有效再現了實驗觀察結果,這表明可以基于物理背景分析實驗現象。
  4. 催化活性分析:實驗中,Ru/La0.5Ce0.5O1.75 - x催化劑在 650°C 還原時活性最高。計算 N2解離路徑發現,位于納米顆粒與載體界面附近的吸附態 F 和 I 的活化吉布斯能較低。具有特定幾何特征(N2分子在解離時夾在 La 和 Ce 陽離子之間)的吸附態,解離能壘可低至 0.27eV。而且,650°C 還原的催化劑中,這類活性吸附態的數量比 500°C 還原的催化劑更多。

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研究,揭示了 Ru/La0.5Ce0.5O1.75 - x催化劑上由 SMSI 驅動的高活性催化位點的關鍵幾何特征。這一研究成果意義重大,它成功地將模擬結果與實驗數據相結合,為理解復雜的負載型納米顆粒催化劑提供了新的視角。從應用角度看,如果能夠通過調控納米顆粒組成,巧妙控制陽離子分布,避免關鍵吸附位點失活,有望設計出催化活性更高的新型催化劑。

不過,該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研究僅考慮了單吸附構型,未涉及多個 N2分子或其他反應中間體的共吸附情況;只關注了氨合成中 N2解離這一速率決定步驟,未明確表面位阻效應對其他基本反應步驟的影響;缺乏原子分辨率顯微鏡的直接驗證;電子結構未計算,SMSI 誘導的電子效應對催化活性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盡管存在不足,但這項研究依然是負載型納米顆粒催化劑研究領域的重要一步。它為后續系統設計和優化具有 SMSI 的負載型納米顆粒催化劑提供了理論基礎,開辟了一條充滿希望的研究道路,有望推動多相催化領域取得更大的進展。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