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邊界相關巨噬細胞 —— 大腦穩態與免疫的守護者

《Immunity》:Borde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s gatekeepers of brain homeostasis and immunity

【字體: 時間:2025年05月05日 來源:Immunity 25.5

編輯推薦:

  本文聚焦大腦邊界組織中的巨噬細胞(BAMs),闡述其在維持大腦穩態和免疫防御中的關鍵作用。BAMs 參與廢物清除、血管調節和病原體防御,但其功能異常與神經疾病相關。研究 BAMs 對理解大腦生理病理意義重大,值得關注。

  

大腦邊界組織的解剖與功能


大腦邊界組織是神經免疫調節的關鍵部位,包括腦膜、血管周圍間隙、脈絡叢和腦室周圍器官等。這些組織通過特殊的循環系統,實現廢物清除、中樞神經系統(CNS)抗原交換和免疫監視。
腦膜由硬膜、蛛網膜和軟膜組成。硬膜富含神經纖維和免疫細胞,其血管與顱骨骨髓相連,便于免疫細胞遷移。蛛網膜和軟膜形成屏障,限制物質交換。血管周圍間隙充滿間質液(ISF),與腦脊液(CSF)相通,在物質運輸和免疫監視中起重要作用。
腦室周圍器官的毛細血管缺乏緊密連接,可接觸血液來源的分子,是血腦溝通的重要部位。脈絡叢產生腦脊液,其上皮細胞形成血腦脊液屏障(BCSFB),限制物質進入腦室。腦脊液在腦室和蛛網膜下腔流動,最終通過淋巴系統等途徑重吸收。

大腦邊界組織中的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大腦邊界組織中的主要免疫細胞。它們分布在硬膜、脈絡叢基質、軟腦膜、血管周圍間隙和腦室等部位。不同部位的巨噬細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例如,血管周圍和軟腦膜的巨噬細胞參與廢物清除,腦室中的巨噬細胞可能參與腦脊液中顆粒的清除。
巨噬細胞的發育和生存依賴于 CSF1R 信號。CSF1R 受體缺陷會導致巨噬細胞完全缺失。在大腦邊界組織中,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s)等細胞為巨噬細胞提供生存所需的 CSF1/IL - 34 等配體。

BAM 亞群和細胞狀態


大腦巨噬細胞包括小膠質細胞和 BAMs,它們在形態、轉錄和功能上存在差異。小膠質細胞呈分枝狀,而 BAMs 呈細長或 amoeboid 形。轉錄水平上,二者有獨特的基因表達譜,如 P2ry12、Tmem119 等基因在小膠質細胞中高表達,而 Ms4a7、Cybb 等在 BAMs 中高表達。
BAMs 主要存在兩種狀態:MHCIIhi狀態和 MHCIIlow狀態。MHCIIhi BAMs 高表達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II 類(MHCII)分子,具有抗原呈遞功能;MHCIIlow BAMs 表達較高水平的 CD38、LYVE1 和 CD163 等,可能參與組織支持功能,如凋亡細胞清除、脂質和血紅蛋白清除以及組織修復。
在脈絡叢中,存在一種特殊的 SALL1+ P2RY12+ 巨噬細胞,其表型與小膠質細胞相似,但處于非穩態轉錄狀態。在人類中,也發現了與小鼠 MHCIIlow BAMs 基因特征相似的 BAMs。

BAM 的起源與發育


巨噬細胞在小鼠胚胎 E9.5 時開始定植于大腦。早期,大腦巨噬細胞的身份逐漸分化,CD206+ 細胞在間質中維持該標記,而在實質中逐漸轉化為 CD206? 小膠質細胞。命運映射研究表明,BAMs 和小膠質細胞均起源于卵黃囊紅系 - 髓系祖細胞(EMPs),但 BAMs 可能還存在其他未明確的祖細胞補充。
在發育過程中,BAMs 的異質性較低,隨著年齡增長,MHCIIhi BAMs 逐漸出現并增多。MHCIIhi BAMs 在成年期可由胚胎 BAMs 重編程或新招募的單核細胞分化而來。在某些情況下,如使用 CSF1R 抑制劑后,胚胎來源的 MHCIIlow BAMs 可被單核細胞來源的細胞替代。

BAM 對組織和血管穩態的調節


BAMs 通過表達吞噬相關受體,在大腦廢物清除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MHCIIlow BAMs 可攝取顆粒,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后吞噬紅細胞。此外,BAMs 還參與血管調節和脂質代謝。在高脂飲食條件下,血管周圍 BAMs 上調 VEGFA,有助于恢復腦葡萄糖代謝。
BAMs 對腦脊液流動動力學也有調節作用。MHCIIlow BAMs 通過表達金屬蛋白酶和基質重塑因子,控制細胞外基質重塑,維持腦脊液流動。在一些疾病中,如高血壓、阿爾茨海默。ˋD)等,BAMs 的功能異常與疾病進展相關。在 AD 中,BAMs 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影響疾病進程,包括促進或抑制淀粉樣 β(Aβ)清除、影響突觸修剪等。

BAM 在大腦邊界防御和免疫中的作用


BAMs 是抵御病原體入侵的重要防線。在病毒、寄生蟲和細菌感染時,BAMs 的缺失或功能異常會導致感染加重。例如,在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感染中,BAM 缺失會導致致命的腦膜炎;在錐蟲感染中,BAMs 對早期病原體控制至關重要。
BAMs 還參與免疫細胞的招募。在感染或炎癥過程中,BAMs 可促進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免疫細胞向感染部位聚集。此外,BAMs 在抗原呈遞和 T 細胞激活中也發揮作用,但其具體機制在不同疾病中存在差異。在多發性硬化癥(MS)和帕金森。≒D)等疾病中,BAMs 與 T 細胞的相互作用影響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結論、展望與建議


綜上所述,BAMs 在大腦穩態和免疫中起著關鍵作用。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明確 BAM 的組織營養功能、 niche 信號和基因調控網絡,以及其在衰老和疾病中的變化機制。目前缺乏特異性靶向 BAM 亞群的遺傳工具,限制了對其功能的深入研究。
在研究 BAM 生物學時,應避免簡化,準確區分 BAM 的不同狀態和起源,規范命名。同時,在使用小鼠模型時,需注意組織取材的準確性。對 BAMs 的深入研究將為理解中樞神經系統穩態和疾病治療提供新的視角。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