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attention modification training with 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theta-burst stimulation on reducing levels of anxiety and attentional bias
編輯推薦:
焦慮障礙治療存在困境,為探索新療法,研究人員開展 “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attention modification training with 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theta-burst stimulation on reducing levels of anxiety and attentional bias” 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有一定效果,為焦慮治療提供新思路。
在當今社會,焦慮問題愈發普遍,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F有的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療法雖有一定效果,但許多焦慮癥患者接受治療后仍無法達到緩解狀態,治療效果差異較大。這促使科研人員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在此背景下,為了深入了解如何更有效地緩解焦慮癥狀,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極具意義的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上。
研究人員采用了多種關鍵技術方法。在實驗中,他們運用經顱磁刺激技術中的連續 θ 波爆發刺激(cTBS),對參與者的右背外側前額葉皮層(DLPFC)進行刺激。同時,結合注意力修正訓練(AMT),通過計算機程序讓參與者完成特定任務。研究選取了 89 名 18 - 25 歲的塞浦路斯年輕人作為樣本,依據焦慮水平將他們隨機分為三組進行不同的干預處理。在實驗過程中,使用視覺點探測任務和眼動追蹤技術來評估參與者的注意力偏差和眼動指標,并且讓參與者填寫成人自我報告量表(ASRI - 4)以評估焦慮和抑郁癥狀。
下面來看具體的研究結果:
- 焦慮癥狀:研究發現,接受假 cTBS 聯合 AMT 治療的參與者,自我報告的焦慮癥狀顯著降低。而接受真 cTBS 聯合 AMT 或僅接受 cTBS 治療的參與者,焦慮癥狀雖有所下降,但效果未達顯著水平。這表明 AMT 在緩解焦慮癥狀方面有一定的有效性,且焦慮水平較高的參與者在接受治療后,焦慮癥狀的下降更為明顯。
- 注意力偏差:cTBS 聯合 AMT 治療的參與者在治療后,對快樂的面部表情反應更快,注意力明顯增加,注視快樂面部表情嘴巴區域的次數也增多。然而,該聯合治療并沒有使參與者對恐懼面部表情的注意力減少。這說明聯合治療能夠引導參與者將注意力更多地轉向積極信息,但對消極信息的注意力調節效果不佳。
- 眼動數據:在眼動數據方面,聯合 cTBS 和 AMT 治療使焦慮個體對情緒刺激的注視持續時間顯著增加,特別是對快樂面部表情嘴巴區域的注視次數明顯增多。而僅接受刺激和注意力訓練對照條件(cTBS - AMT control)的參與者,在所有情緒下未顯示出明顯的時間差異;接受假 cTBS 和 AMT 治療的參與者,快樂面部表情眼睛區域的注視次數增加。
綜合研究結論和討論部分,此次研究意義重大。一方面,研究證實了 AMT 在減輕焦慮癥狀方面的有效性,尤其是在焦慮人群中效果更為顯著,這為焦慮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cTBS 聯合 AMT 治療能夠改變參與者的注意力分配,使其更多地關注積極信息,這對于改善焦慮個體的認知模式具有重要意義。不過,該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參與者并非臨床確診的焦慮患者,且研究未充分考慮參與者的期望效應。未來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采用更精確的刺激技術,如使用神經元導航系統來精準放置線圈,同時優化 AMT 方案,如延長情緒刺激的呈現時間或增加虛擬現實設置等,從而更深入地探究這種聯合治療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為焦慮癥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