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44 年 40 歲及以上成人多發性骨髓瘤全球與區域負擔的趨勢與預測:關乎生命健康的關鍵洞察

《Scientific Reports》:Trends and projections of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multiple myeloma in adults aged 40 and over, 1990–2044

【字體: 時間:2025年04月20日 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編輯推薦:

  為探究多發性骨髓瘤(MM)全球、區域和國家的發病、患病、死亡及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s)相關趨勢,研究人員分析 GBD 2021 數據。結果顯示 1990 - 2021 年 MM 負擔上升,中低社會人口指數(SDI)國家更明顯,這對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意義重大。

  在醫學領域,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種令人頭疼的惡性疾病,它由骨髓中漿細胞異常增殖引發,會產生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 蛋白),進而損害器官或組織,導致骨損傷、腎功能障礙、血鈣升高和貧血等癥狀。近年來,全球 MM 的發病情況備受關注,據估算,全球每年新增大量 MM 病例,同時也有不少患者因該病離世。而且,隨著年齡增長,MM 的發病率急劇上升,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健康負擔和經濟壓力,尤其是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地區,患者面臨著診斷延遲和治療費用高昂等問題,健康不平等現象愈發嚴重。
為了深入了解 MM 的全球影響,為衛生政策制定、資源分配、研究方向以及患者管理提供有力依據,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血液科和寧波大學血液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展了相關研究。他們對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 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 MM 在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的發病、患病、死亡及 DALYs 的變化趨勢,并通過 Joinpoint 回歸計算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APC),還利用 Nordpred 模型對未來趨勢進行預測。

研究人員在開展研究時,運用了多種關鍵技術方法。首先,他們通過全球健康數據交換的搜索功能獲取數據,設定了 “GBD Estimate” 等參數,篩選出 “多發性骨髓瘤” 相關數據,并涵蓋了 40 歲及以上各年齡組、不同性別和所有年份的數據。其次,為處理數據中的不確定性,采用了集成和元回歸模型進行 1000 次模擬,生成 95% 的不確定性區間(Uncertainty Intervals,UIs)。最后,運用 Joinpoint 回歸分析確定 AAPC 及其 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s,CIs),并利用 Nordpred 方法進行未來趨勢預測 。

研究結果


  1. 全球層面的 MM 負擔變化:1990 年至 2021 年,40 歲及以上成人 MM 的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 DALYs 均呈上升趨勢。全球新發病例數從 1990 年的 54696.79(95% CI 59234.3 - 50319.53)增加到 2021 年的 146218.04(95% CI 162921.37 - 126091.14),年齡標準化發病率(Age -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IR)從 1990 年的 3.9/10 萬(95% CI 4.22 - 3.59)升至 2021 年的 5.03/10 萬(95% CI 5.61 - 4.34),AAPC 為 0.53(95% CI 0.41 - 0.64);患病率、死亡率和 DALYs 也有相應增長。
  2. 不同性別和年齡組的 MM 負擔變化:全球 40 歲及以上男性和女性的 ASIR 均有所上升,男性從 1990 年的 4.08/10 萬(95% CI 4.5 - 3.71)增至 2021 年的 5.73/10 萬(95% CI 6.44 - 4.85),AAPC 為 0.71(95% CI 0.59 - 0.83);女性從 1990 年的 3.73/10 萬(95% CI 4.16 - 3.36)升至 2021 年的 4.37/10 萬(95% CI 5.12 - 3.56),AAPC 為 0.28(95% CI 0.15 - 0.41),男性發病率增長速度更快。各年齡組的 ASIR 均有增長,90 - 94 歲年齡組增長最為顯著。
  3. 不同 SDI 地區的 MM 負擔變化:1990 年至 2021 年,各 SDI 五分位數地區的 ASIR 均有所上升,中 SDI 地區增長最為明顯,從 1990 年的 1.49/10 萬(95% CI 1.9 - 1.27)增長到 2021 年的 3.03/10 萬(95% CI 3.64 - 2.39),AAPC 為 2.34(95% CI 2.19 - 2.48)。2021 年,全球不同地區的 ASIR、年齡標準化患病率(Age -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ASPR)、年齡標準化死亡率(Age -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ASMR)和年齡標準化 DALYs 率(Age - standardized DALYs Rate,ASDR)存在明顯差異。
  4. MM 發病時間趨勢的分析:對 1990 年至 2021 年 MM 發病時間趨勢分析發現,全球男性 ASIR 上升,中國男性上升更為顯著;全球女性 ASIR 上升,但 2000 - 2021 年有所下降,中國女性則呈上升趨勢。
  5. 疾病負擔變化的影響因素分析:通過分解分析發現,人口增長是影響全球和各 SDI 地區 MM 負擔變化的主要因素。在全球范圍內,人口增長對 DALYs 變化的貢獻率為 86.02%,其次是老齡化(8.76%)和流行病學因素(5.22%)。不同 SDI 地區,人口老齡化和流行病學變化的貢獻率有所不同。
  6. 健康不平等指數分析:1990 年至 2021 年,MM 的 ASDR 斜率指數和濃度指數顯示,疾病負擔隨 SDI 增加而逐漸上升,不同 SDI 國家之間的負擔分布不均衡。
  7. 疾病負擔的預測:基于 GBD 2021 研究,預測 2022 年至 2044 年全球 MM 的 ASIR、ASPR、ASMR 和 ASDR 呈下降趨勢。

研究結論與討論


該研究全面評估了 40 歲及以上成人 MM 的全球、區域和國家發病及負擔趨勢。MM 已成為日益嚴峻的全球健康挑戰,尤其是在中低 SDI 地區。雖然全球 MM 發病率和患病率上升,但死亡率和 DALYs 增長較慢,這得益于治療技術的進步,如蛋白酶體抑制劑和免疫調節藥物的應用,提高了高 SDI 地區患者的生存率。然而,低 SDI 地區在診斷、治療和醫療資源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導致較高的死亡率,凸顯了在這些地區開展針對性干預的必要性。

研究還預測未來 MM 的負擔將呈下降趨勢,但 MM 依然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持續努力降低高危因素、推進醫療服務發展、制定預防策略和開展健康促進活動,對減輕全球 MM 負擔至關重要。同時,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依賴 GBD 2021 數據可能存在誤差,未考慮癌癥診斷階段和分級以及篩查實踐對 MM 負擔的影響等。未來研究需采用更全面的基于人群的方法來驗證這些發現�?傮w而言,該研究為深入了解 MM 的流行病學特征和制定合理的公共衛生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