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授權型領導的陰暗面:中國情境下賦能領導對親上司不道德行為的負面影響機制研究
《BMC Psychology》:With great power comes more deviation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empowering leadership on unethical pro-supervisor behavior in the Chinese context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25年04月16日 來源:BMC Psychology 2.7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針對賦能領導可能誘發員工親上司不道德行為(UPSB)的管理難題,研究人員通過情景實驗(Study 1)和三階段問卷調查(Study 2),揭示賦能領導通過領導者認同(LI)正向影響UPSB,且員工底線心態(BLM)會強化這一路徑。該研究為組織防范倫理風險提供了理論依據,填補了社會交換理論在負面行為研究中的空白。
在當代組織管理中,領導風格對員工行為的影響始終是研究熱點。傳統觀點認為賦能領導(Empowering Leadership)通過授予決策權、增強工作自主性等方式激發員工積極性,但近年來其潛在負面影響逐漸顯現。特別是在中國這樣強調人情關系(Guanxi)和高權力距離的文化背景下,員工可能為回報領導的"恩惠"而突破道德底線——這正是親上司不道德行為(Unethical Pro-supervisor Behavior, UPSB)的典型表現。這種現象既損害組織利益,又因表面"利他性"而具有隱蔽性,成為企業管理中的灰色地帶。
為揭示這一管理悖論,上海師范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在《BMC Psychology》發表創新性研究。團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Study 1對162名員工進行賦能領導水平的情景實驗,Study 2通過三階段追蹤調查收集305名員工數據。運用社會交換理論和認同理論框架,重點檢測了領導者認同(Leader Identification, LI)的中介作用和底線心態(Bottom-line Mentality, BLM)的調節效應。
關鍵技術方法包括:1)基于Ahearne量表的賦能領導情景操縱;2)Mael和Ashforth開發的LI量表;3)Greenbaum的BLM量表;4)Johnson和Umphress的UPSB測量工具;5)采用bootstrap法檢驗中介效應。
研究結果部分,"賦能領導與UPSB的關系"顯示:高賦能領導組UPSB得分(M=3.42)顯著高于低賦能領導組(M=2.16),支持H1假設。這與Lu等學者關于工作自主性導致道德松懈的發現相呼應。"領導者認同的中介作用"部分證實:賦能領導通過提升LI(β=0.71)間接增加UPSB,間接效應值0.24[0.15,0.34]。這一發現拓展了Walumbwa關于LI促進角色外行為的理論。"底線心態的調節效應"揭示:高BLM員工在賦能領導(β=0.13)和LI(β=0.16)對UPSB的影響中表現出更強效應,驗證了H3-H4。這印證了Greenbaum提出的BLM降低道德標準的觀點。
結論與討論部分強調了三重理論貢獻:首先,挑戰了賦能領導絕對正面的傳統認知,揭示其通過社會交換機制誘發UPSB的"陰暗面"。其次,闡明了"敢為"(權力授予)和"愿為"(認同驅動)的雙重心理路徑。最后,將BLM這一新興構念引入倫理決策領域,完善了"個人-情境"交互理論。實踐層面建議組織:建立賦能準入標準、強化領導者道德示范、篩查高BLM員工并進行倫理培訓。該研究特別指出,在中國高權力距離文化下,LI更容易異化為對領導個人的盲目效忠,這為跨文化領導力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研究局限在于縱向數據仍難確立因果關系,未來可拓展其他領導風格(如包容型領導)的比較研究。團隊特別建議將道德表現納入領導力評估體系,這與Ordonez等學者關于目標設置副作用的警示不謀而合,為組織平衡效率與倫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知名企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