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開睿教授團隊在Cancer Cell期刊發文解析腫瘤抑制性微環境的空間組織結構及其功能

【字體: 時間:2024年07月22日 來源: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編輯推薦:

  2024年7月18日,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翔安醫院毛開睿教授在Cancer 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Lymphatic-localized Treg-mregDC crosstalk limits antigen trafficking and restrains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腫瘤微環境中Treg獨特的空間定位及其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新機制

  

腫瘤微環境(TME)由增殖的惡性細胞、異質性的免疫細胞、多種基質細胞和非細胞組分組成。TME不僅影響腫瘤進展,還調控免疫治療的效果。TME內各種元素的空間組織在促進或抑制腫瘤生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但介導這些功能的細胞空間定位和相互作用仍不清楚。

2024年7月18日,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翔安醫院毛開睿教授在Cancer 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Lymphatic-localized Treg-mregDC crosstalk limits antigen trafficking and restrains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腫瘤微環境中Treg獨特的空間定位及其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新機制。

本項目研究團隊通過定量多重免疫熒光成像技術發現Treg特異性地聚集在腫瘤基質部位的淋巴管周圍,Treg的這種特殊定位是由高表達免疫調節分子的成熟樹突狀細胞(mregDC)通過趨化作用(CCL22/17-CCR4)所介導的,從而在腫瘤基質部位建立Treg-mregDC-淋巴管生態位。在該生態位中,mregDC促進并維持Treg 細胞的活化狀態,高表達免疫抑制性和共刺激分子,如 PD-1、CTLA-4、ICOS、4-1BB 和 OX-40,進一步增強Treg-mregDC的相互作用。反過來,這些活化的Treg通過阻礙攜帶腫瘤抗原的mregDC向腫瘤引流淋巴結的遷移,從而抑制抗腫瘤適應性免疫應答的起始。

總的來說,該研究揭示了腫瘤抑制性免疫微環境的空間組織結構、驅動其形成的分子機制及其相應的生理功能。這不僅增強了我們對腫瘤免疫逃逸的理解,還為免疫干預提供了新的靶點。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游思遠、李舒琴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還得到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鄭世進、肖能明、童夢莎、黃佳良、黃宏齡、韓家淮教授,廈門大學信息學院俞容山教授及廈門大學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任建林、許鴻志教授等課題組的大力支持,廈門大學生物醫學儀器共享平臺劉慶峰、馬小紅和孫秀峰以及廈門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的吳劍鋒和吳素琴為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廈門大學等經費的資助。

(文/圖 毛開睿教授課題組)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國際
  • 國內
  • 人物
  • 產業
  • 熱點
  • 科普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