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兩種有望用于帕金森氏癥治療的新藥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2年09月29日 來源:
編輯推薦:
[生物通訊]根據美國國家衰老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A) 老人醫學研究中心的一項新研究,兩種實驗藥物似乎可以預防小鼠中類似帕金森氏癥的大腦損傷和運動機能失調。這項研究發現了可以有效減緩甚至阻止帕金森氏癥病程的新途徑,有一天可用于帕金森氏癥的治療。
“盡管將動物實驗取得成功的藥物轉用于人時應持謹慎的樂觀態度--因為動物實驗與人體臨床試驗的結果并不總是一致的,但這兩種新藥在動物研究中確實非常有效,小鼠對這兩種藥物似乎具有很好的耐受力!盢IA神經科學實驗室的主任、Mark Mattson博士說道。這篇研究的摘要即將在《神經學年鑒》(Annals of Neurology)的網站上公布。
在這項研究中,經癌癥實驗藥物pifithrin-alpha(PFT)和PFT的修飾版本治療的小鼠,大腦中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對環境中的毒素和殺蟲劑如MPTP、鐵和魚滕酮等的抵抗力增強了,被殺死的風險大大減小。這些毒素被懷疑會增加人類帕金森氏癥的患病風險,能誘發小鼠和大鼠產生帕金森氏癥癥狀。這兩種藥物可以幫助保護暴露于這些化合物中的小鼠的運動機能。研究人員懷疑,這兩種藥物的工作機制是阻斷了p53的活性,p53是一種能夠促進產生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死亡的蛋白質。
研究小組發現,p53是通過引起線粒體膜滲透性的增加而殺死這些神經細胞的,而線粒體正是細胞產生能量的細胞器。線粒體膜滲透性的增加導致線粒體中破壞細胞的化學物質的釋放。研究人員懷疑同樣的情況也發生于阿爾茨海默氏癥和中風病人中將死的神經元中。而PFT 和Z-1-117恰恰能夠阻止線粒體膜滲透性的改變。
“這些發現不僅為帕金森氏癥的治療指明了一條新途徑而且也為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p53是如何殺死神經元以及這種情況是否也發生于其它神經疾病中提供了新的機會!盡attson 博士說道。目前,他的實驗室正在檢查p53抑制劑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小鼠模型是否有效,他們已經發現PFT 和 Z-1-117 對于減少中風小鼠神經細胞的損傷、恢復神經細胞的功能很有效。如果有其它的研究進一步證實這兩種藥物在其它動物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一步他們將有可能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帕金森氏癥就是俗稱的老年癡呆癥,是一種進行性的腦疾,主要是因為腦中控制運動的細胞遭到破壞所導致而成的。腦中制造單氧氧化酶(dopamine)的細胞喪失,是造成帕金森氏癥的主因,一旦喪失程度達到百分之八十時,就會開始出現一些癥狀。講話、走路、吞咽、寫作等,都會受到影響。此外,還會不自主的震顫、動作變慢、肌肉也變得僵硬。
NIA是一家以資助和進行與衰老有關的生物醫學、臨床、社會和行為研究為主的政府機構。主要研究領域為阿爾茨海默氏癥、帕金森氏癥、中風以及其它與衰老有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生物通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