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解開帕金森氏癥行動遲緩之秘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2年09月19日 來源:
編輯推薦: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最近表示他們已經解開了造成帕金森氏癥(Parkinson’s Disease)病患行動遲緩的原因。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發現該疾病會使腦部的連結重新組織,并傳送神經訊號到它不應該去的地方。
研究人員Mark West表示大腦的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區域就像一個配電盤,而帕金森氏癥則是會改變配電盤線路的疾病。
不幸的是,藥物治療并不能將這些已經被改變的線路再修正回來。
在美國約有一百五十萬人為帕金森氏癥所苦。它主要的癥狀包括肢體僵硬、顫抖,行動遲緩,平衡感不良和不良于行。
目前雖然已經知道許多的癥狀是因為腦部多巴胺(dopamine)大量累積所致,而且也有藥物能控制這些癥狀,但是還沒有能完全治愈的方法。
研究人員表示,正常人的神經元會依照訊號的傳遞肢體目標聚集在一起。但是在帕金森氏癥病患身上的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區域的神經元,由于神經元聚落邊緣被破壞因此變的比較小。
這些神經元由于被破壞,所以它們功能也遭到破壞,神經訊號會反應到其它不應該的部位,例如原本應該到手臂的訊號可能會傳到大腿。
不過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學家Christina Drafta表示,這些結果是來自于老鼠身上利用不正常的誘導方法得到的結果,因此并不代表人類一定也會有同樣的情形。而且這項研究結果也不能解釋許多帕金森氏癥的其它癥狀,因此病患不必為此而感到沮喪。
摘自 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