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音樂天份可由大腦區塊辨真章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2年07月04日 來源:
編輯推薦:
德國研究人員指出,職業音樂家大腦中,部份負責處理聲音的腦區大小,比一般人要來的大,且該腦區的活動也較一般人頻繁。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這種差異是天生的,還是經過孩童時期的發展所導致。不過,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發現在音樂教育上,應該有其應用價值。
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人員針對12位職業音樂家,13業余音樂家與12位音樂工作者,進行大腦活動監測研究。結果發現,受測者在音樂方面的能力與大腦Heschl’s gyrus腦區,有密切的關聯。職業音樂家Heschl’s gyrus腦區的灰質體積明顯地比其它人要大得許多。而當他們處在簡單音調的環境下,此區大腦活動的情形也較一般人頻繁許多。
Dr. Peter Schneider表示這項結果證明,基因影響與兒童發展早期暴露在音樂環境下,對一個人是否具音樂方面才能有很大的影響。而過去也有研究指出,孩童音樂天賦的發展在九歲之后就停止,之后的音樂教育只是幫助孩童發揮天賦而已。
此外,研究人員也提出建議,認為如果孩童要發展音樂方面天賦,應該要在九歲以前多暴露在音樂環境之中。不過,如果要學樂器的話,則應該是在九歲以后,當音樂方面的資質確定后,才進行較為適當。
摘自 科技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