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解開腦部神經連結的秘密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2年06月28日 來源:
編輯推薦:
最近兩篇由羅格斯大學紐奧克市校區(Rutgers-Newark)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和『自然』的研究報告,將使科學家對腦部海馬體(hippocampus)細胞如何溝通以及形成記憶的方法有更多的了解。
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報告指出,該團隊過去十年來的證據強烈顯示,神經元會使用暫時性的密碼來互相連絡,而且神經元正確的節奏也會被用來傳送訊息。
由神經學教授Gyorgy Buzsaki主持的研究指出,神經元所使用的節奏具有一定的規則,而且所有的神經元都使用同樣的規則。
研究人員甚至已經能以單一個神經元的生物物理性質來解釋神經元復雜的行為,而不再是之前認為的必須以復雜的神經網絡的規則來解釋。
在『科學』期刊上的報告則指出,新生老鼠的腦部海馬體神經元會有類似波浪的爆發性放電(wave-like bursts)。這個情形與他們之前在睡眠中的成人身上發現的情形是一樣的,這個過程會使一天所學到的信息轉換成長時間的記憶。
Buzsaki博士表示,這些發現是唯一能合理的與神經元間連結的可塑性產生關聯的模式。
他又進一步指出,我們都相信腦部的發展是最具可塑性的,但問題是什么模式使它得以如此?因為新生老鼠的眼睛及耳朵都是關閉的,因此腦部便斷絕所有的外來信息。但是到了第二周后,老鼠便出現了成鼠的神經元聯結模式。因此,他相信波浪狀的爆發放電,在塑造新生兒腦部連結過程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摘自 華文生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