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神經科學比基因克隆更危險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2年05月30日 來源:
編輯推薦:
基因潮海外部據媒體2002年5月29日報道:最近一些神經生理學家為了治療抑郁癥,曾經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他們理由電極仿真一些女性的大腦,使她們感到某種快樂的感覺。接受實驗的女性沒收受到什幺危害,而且她們的抑郁癥狀至少是暫時消失了,但是,她們很快愛上了對她們進行實驗的科學家。這種方法比克隆給人類尊嚴和自主帶來的威脅還要大得多。
29日的經濟學人文章說,目前各國在就克隆進行激烈的辯論,有些人主張完全禁止,但是在神經科學上,沒有任何政府或者條約禁止同它有關的任何方面。(
當被問及哪一群科學家最可能徹底改變人性的最基本方面時候,公眾一般都可能認為是基因科學家。事實上,神經技術構成的威脅要大得多,而且更加迫在眉睫。此外,各國政府和公眾總體而已都沒有注意這種技術構成的挑戰。(
一個人的基因構成當然同他日后的行為有很多關系,但是基因還得通過大腦來發生影響。在未來的十年中,科學家可能能夠通過測試人的大腦不僅預測某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而且他是否會有抑郁或者暴力傾向。在未來數年中,神經移植將可能能夠加強人的智力或者反應能力。一些制藥公司正在尋找可以安撫包括偏癱到害羞等等同大腦有關的疾病的分子。
科學家認為,對這種神經科學的倫理問題的公開辯論早就應該進行了,將人們對遺傳科學的注意力轉移到神經科學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遺傳學在過去造成的罪惡是已經為公眾認識,例如,優生學—在納粹德國時候達到頂點—的幽靈至今還困擾政治界和公眾。
應該承認,數十年來,再沒有神經科學家進行過上述的對女性的實驗。一位曾經使用類似的神經科學技術制造了一個可以被遙控的老鼠的科學家在被問及有關問題時候,確實很吃驚地回答說,“對人進行實驗?我們使用老鼠!(c
但是,忽視對人進行實驗的可能性并不表示這種可能以后不會存在。還在不久以前,神經科學家也曾經以科學的名義迫害過心理病患者等等。只是由于人們對墮胎、克隆、干細胞問題的爭論而將他們的罪責忘記了。雖然墮胎、干細胞、克隆等等問題很重要,但是,對她們的爭論扭曲了公眾對生物倫理的辯論,人們懷疑這些有關的人士除了關注克隆、墮胎和干細胞倫理問題辯論外,還會不會注意其它問題。
事實上,他們差不多無暇它顧,例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每年有大量的預算用于對遺傳學可能造成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的研究,但是,沒有任何預算是專門用于神經科學的倫理研究的。
(基因潮海外部,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摘自 基因潮